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一代宗師的氣度

錢宸和安茜進了圖書館,就聽到這群武指們在討論,這裏可以改成大型的比武場,這裏可以放兵器……

“這可改不得!”錢宸人剛到就否決了這群武夫的提議。

這麽好的圖書館,改成比武場,你們是腦子瓦特了吧。

武夫就是武夫。

“哎呀,錢老師來了,新婚快樂!”大家立刻就圍了上來。

親眼看到才更覺得震撼,花四個億買下這個學校給武行們當大本營,就算是賺錢最多的房龍,他也做不到。

感覺房龍不是沒時間來,他是沒臉看。

四個億啊,不是四百塊,也不是四千塊,甚至不是四千萬,在場這些人,就算是洪京保,他也不舍得拿出這個錢。

不知不覺中,錢宸和他們已經拉開了差距。在武行的圈子,人家也是大佬一般的存在了。

再也沒辦法用後輩的眼光看他。

他們自己班子裏的人,現在也是一天到晚的談論錢宸這個後生小子。

心生向往。

想當初,錢宸在《通天帝國》,還要在他面前表現身手。

“各位師傅,多謝大家捧場,請坐請坐。武行學校不是我一個人的事,今天大家得多提提建議,但是這圖書館不能改啊,咱們雖然被人稱作武夫,可武夫並不代表一定是莽夫,多讀點書總不會有錯的……”錢宸很堅持讀書有用。

連太監讀書都有用,更別提其他人。

這個得感謝明宣宗朱瞻基。

沒有他,太監哪來的讀書權力啊,而且是從小太監時期就可以讀書,讀的好了的還有封賞。

“這個也確實有道理,時代變了,現在的明星不像咱們那時候,得有學問才行了。”洪京保很給錢宸面子,雖然他內心對於錢宸的說法有些嗤之以鼻。

江湖中人,面子很重要。

“真是沒想到武行也能有學校,還這麽的大氣,可惜劉佳良老師是看不到了。”一位香江武指感慨萬千。

武行在香江發展了這麽多年,都還是家庭作坊的模式。

一個班子一個班子的山頭林立。

哪像錢宸這樣的,直接就給整出來了一個正規學校。

沒看到之前,大家還以為就是租了個地方,幾十個人一起瞎練。

真到了地方才知道,人家光是教學樓都有好幾棟,還有大操場、圖書館,豪華宿舍樓,這樣的規模在香江正規大學也未必能有。

“劉佳良老師實在是太可惜了,咱們習武之人,七八十歲不算老啊,唉~”錢宸一臉的哀傷。

劉佳良在香江是排名前三的武指,和袁禾平不相上下,憑借《醉拳2》、《七劍》兩次獲得金馬武指,2010年獲得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或許有點兒可惜,但是錢宸的哀傷明顯就是在演戲。

他每年參加的追悼會都有不少,個個都是學術界的泰鬥,有些還做出過巨大貢獻,和他們比,劉佳良根本就不算什麽。

而且,劉佳良出生於內地,十四歲才去香江。

但是他很瞧不上內地演員,和他合作過的內地演員基本上都沒幾個說他好的。

這種差別對待,實在是太小家子氣。

不配稱作一袋宗師。

至於大家經常說的吊威亞是他發明,頂多算改良,真正第一次使用這種技術是1928年的攝影師董克毅。

經過了近百年的慢慢發展,才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位老伯在83年的時候,背著給他生了五個孩子的老婆,出軌了比他小三十歲的新歡。

為了能和這位在一起,不惜凈身出戶。

娛樂圈的凈身出戶很有意思的,在發展勢頭好的時候,可能一年就能賺之前一輩子賺的錢。

而這段感情也未能善終,進入兩千年後,這位小嬌妻就出軌了。

還涉及到了命案,可謂是轟動一時。

得多虧那時候互聯網不發達。

錢宸更欣賞袁禾平一些,他雖然喜歡瞎折騰,比如自己拍片,比如總想著進軍好萊塢,但是心胸和眼界都非常開闊,很多導演在拍戲的時候和武指沒辦法繼續合作,都喜歡找他救場。

提到劉佳良,現場氣氛頓時凝重了不少。

劉佳良今年六月份去世了,不少人前去悼唁,只是和他鬧掰的李飛鴻沒去,房龍也是只托人送了個花圈。

不過人死如燈滅,過往的是非不值一提。

錢宸也不介意嘆惋一番。

而這種表現,在香江武指們的眼中,就是錢宸心胸的體現了。

錢宸這個內地新秀,是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香江武術界啊。

這才是一袋宗師的氣度。

“咱們武行圈子發展了這麽多年,但是始終沒有什麽地位,我想著在路兩旁的宣傳櫥窗裏做一個科普,讓學員也讓外界了解一下咱們的過往,知道一下圈內有哪些知名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