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 太監怎麽得罪你了

鄭掌班雖然是個習武之人,但是人長得比較秀氣。

確實符合劇中人物的設定。

像《繡春刀1》裏頭的芭芭拉·趙靖忠那樣,身形威猛而且使一杆大槍的太監畢竟少數。

難保皇帝不對你有沒有切幹凈起疑心。

說不定藏著一粒蛋呢。

楊路多少有點惡趣味,上一部大太監趙靖忠的武器是槍,這一部小太監鄭掌班的武器是球,影射的意味有點重。

難道他在嘲諷自己?

“別看這哥們不太起眼,但是他有真功夫。”

楊路看錢宸的眼神不善,還以為是對劉超鋒的外形不滿意,趕忙給解釋了一下。

“哦,劉老師擅長什麽武器,不如咱們比劃一下。”錢宸來了興趣。

“也不算擅長,就是偶爾練練槍術、劍術、拳術,都是打套路。”劉超鋒和錢宸同歲,為人卻非常的謙虛,他十一歲的時候就成了正式的武術運動員,出來混事的早,經受過社會的毒打,比辛止蕾和廖西都更會為人處世。

廖西談完事情就心滿意足的走了。

辛止蕾一直沒走。

她可能認為學校會管中午飯。

“那咱們試試拳術吧,刀兵無眼免得傷了和氣。”錢宸拱拱手,擺出了太祖長拳的起手式。

太祖長拳據說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創編,明代時該拳種大放異彩、頗有聲譽。

其實,錢宸也不知道它是誰創編的。

戚繼光在其《紀效新書》中認為:“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

不管是戚繼光的十八卷本《紀效新書》,還是螳螂拳譜均將太祖長拳列在了第一位,太祖長拳的歷史地位可見一斑。

錢宸上輩子的時候,這拳也很有名。

錦衣衛裏有使這套拳法的高手,錢宸學了好幾種,其中不乏殺傷力巨大的。

其實,改良拳法沒那麽高深。

和武俠小說裏的自創武功不是一碼事。

幾乎每個有點水平的高手,都會對自己所學的各種武學進行改良,因為身高、臂長、戰鬥習慣都不一樣。

更不可能一板一眼的從頭至尾演練。

錢宸自己也有一套適合自己的,他的架勢沒讓鄭掌班掉以輕心。

太祖長拳被看不起那是在《天龍八部》,而且還被BGM之王喬峰光速打臉,單憑這套拳法打的一眾高手滿地找牙。

兩人遊走了一圈,先觀察一下對手的攻擊防守姿態。

然後快速的近身交手。

鄭掌班一開始就吃了點虧,因為他覺得只是切磋,就算他會幾手真功夫,也不敢拿出來用。

錢宸卻不慣著他,上來就噼裏啪啦打了他好幾下。

當然,下手不那麽重。

不然的話,鄭掌班啥也不幹直接往那一躺,拿出手機就報警,首都一套房子就到手了。

打贏坐牢,打輸住院。

挨了打之後,鄭掌班也被激起了兇性,開始用了壓箱底的功夫。

“這是八閃翻的套路,可惜打的太不正宗了。”錢宸快速的和他套了幾招,多少有些失望。

手上就算下手重些,也沒逼出什麽絕招。

明顯是一點都不剩了。

“這是吳斌樓老先生的路子,我沒學到真傳。”鄭掌班很客氣,但也很不服氣。

他說的吳斌樓,原名吳學海、字斌樓,1898年生,1977年病逝,是冀省蠡縣人,師從武術名家魏贊魁,就是魏鐵腿,是戳腳翻子拳主要傳人。

吳斌樓尤擅長軟器械,如九節鞭、流星錘、虎尾鞭。

師承名家,活了近八十歲,吳斌樓這一門是傳承比較完整的,但還是被錢宸說不正宗,鄭掌班不服氣也是正常。

他根本就想不到,錢宸來自於四五百年之前。

那時候,戚繼光在其所著《紀效新書·拳經·捷要》中談到八閃翻時說它是“善之善者也”,可謂贊譽備至。

在他編著的三十二勢中吸取了屬於八閃翻的招法,並有數勢流傳久遠,如“當頭炮”、“拗鸞肘”、“順鸞肘”、“旗鼓勢”等。

俗稱八閃翻為“八閃十二翻”,實際上是出自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中的八閃十二短。

那時候的八閃翻被運用到軍中——兩軍殺敵用到拳腳的機會不多,但是多學一點本事就多一些生存幾率,從軍的武者研究出來的拳法那才叫真正的殺人技。

不是你死就是你亡。

就連錢宸現在耍的太祖長拳,他也有很多殺招藏在套路裏。

“教你一招。”錢宸突然改了拳勢,欺身制肘,順手牽羊,腳下配合著一勾,鄭掌班就躺在地上了,而且是頭著地,如果不是錢宸用腳給他墊了一下,肯定得來一下狠的,脖頸折斷都有可能。

“這個是啥?”鄭掌班爬起來,痛苦的揉著手肘,覺得招式有點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