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眼看來看榜的人越來越多, 進士團又開了道把三娘從恭賀她高中的人群中搶了出來。

別看進士團只是民間組織,裏頭的人手可真不少,按職能便分為主茶、主酒、主樂、主宴、主車馬等等, 負責這些的都是長安城中有對應門路的幫閑。

光是主宴的,便又分為負責籌備大宴的大科頭、負責籌備常宴的小科頭。

反正吧,新科進士這門生意搶手著呢, 許多人都想來湊個熱鬧。這事兒不僅有錢可拿,說出去還面上有光,不少人都自發地加入進來。

像如今在禮部南院外便有進士團的人設帳置了酒食,招呼榜上有名的進士們上前享用並相互認識認識, 方便組織接下來的期集活動。

要是發現有進士沒來看榜, 進士團還會組織專門的報喜團隊吹吹打打把屬於對方的泥金帖子送過去。

當然了,到場的進士們也都有泥金帖子, 這東西是人手一份的, 相當於朝廷發給進士們的錄取通知書。

三娘被迎到進士團設帳處,便見呂諲等人已經等在那兒了。

呂諲還饒有興致地多看了蕭戡幾眼, 在心中暗自點頭:原來是這人搶先拿下了進士團。

多虧了這家夥人傻錢多、下手還快, 不然他那出身富貴窩、不知柴米貴的妻子可能就去當這個冤大頭了。

這位蕭小郎君,好人啊!

蕭·冤大頭·戡並不知道呂諲在想什麽,只在察覺呂諲投來的視線後和三娘暗自嘀咕,說感覺那個姓呂的看他的眼神好像怪怪的。

三娘讓他別瞎編排人,她這位同年不僅才學很不錯,還有個長得很好看的富婆娘子!

蕭戡也不是在意別人目光的人, 聽三娘這麽說也不惱,兀自敲打那些個進士團的家夥好好幹活。

等瞅見三娘和同年們都認識得差不多了, 他才牽出頭通體雪白的大馬,興高采烈地招呼三娘:“來, 你騎這個回去!”

許是覺得這馬實在太漂亮了,進士團的人還往馬上掛了朵鮮艷奪目的大花。

並配了個喜氣洋洋的紅馬鞍。

三娘:?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要去迎親呢!

不過從小備受長輩寵愛、時常被打扮得花裏胡哨的三娘對此倒是接受良好,至少吧,這朵大花不是綁在她身上的。

三娘正這麽想著,就見蕭戡不知什麽時候取了個花冠出來,說要戴她腦袋上。

時人都愛戴花,可也沒有這樣張揚到像是把整個春天都戴頭上的。

轉念一想,這樣的好日子張揚一些也沒什麽。

人一輩子能有幾天像今天這樣快活呢?

三娘便讓蕭戡幫她把花冠戴上。

即使花冠因為鮮花太多有些沉,對她而言也算不得什麽負擔。

三娘和往常一樣利落地翻身上馬,揮別了呂諲等人,在蕭戡他們的簇擁下回去與家裏人分享金榜題名的喜訊。

得知今年出了個女狀元,且還是大夥看著長大的郭家小才女,長安城中可謂是萬人空巷,都擠在街頭想看看今年的新科狀元。

其實這些人大多都是見過三娘的,因為三娘實在太有名了,不僅時常跟國子監那群同窗出去和其他書院的學生切磋,還是從小愛在兩京坊市中到處遛彎的。

長安城西那些居民可能不認得她,東市周圍各坊的人怎麽可能不認識她?

隨便來個人,都能說一句“我可是看著她長大的”。像是長安東市那個賣胡餅的,還能跟人吹噓說“她是吃我家胡餅長大的”。

有不知內情的人嘀咕了幾句“怎地是個女的”,便被眾人教訓了一通說人家五六歲就能作詩了,換你你能嗎?而且人家可是三榜第一,三場的文章都傳出來了,其他考生沒一個是不服氣的,你一個外人嚷嚷什麽!

三娘到底也才十幾歲,一路上瞧見那些從前見過的熟悉面孔,心中也止不住地快活起來,騎著馬兒在眾人的歡呼聲與祝賀聲中熱熱鬧鬧歸家去。

郭家早就有人回來報過信了,親眼見著三娘打馬歸來,郭家祖父還是樂開了花:他們家以前連個進士都沒出過,如今一考就考出個狀元來!

他郭敬之沒別的本領,就是特別能生,生了個武狀元!他兒子也能生,生了個文狀元!瞧他們郭家如今可是文武雙全了,列祖列宗知道了怎麽都得誇誇他這個厲害兒孫吧?

不僅郭家祖父高興,其他人也高興,個個都拉著三娘左瞧右瞧,說是要仔細看看咱們家的小狀元。送走了來報喜的人,來賀喜的賓客又上門了,

郭家祖父也不嫌累,誰來了他都要親自見一見,客人是什麽身份不要緊,只要是來誇他孫女的他就樂不可支,一口氣聽個百八十遍也不覺膩。

可想而知,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郭家祖父和人的閑聊模式都是這樣的——

“早上吃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