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山中消息到得要晚一些, 李泌知曉皇孫被冊封為儲君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了。

那時候太子已經葬入皇陵,李儼也已經入主東宮,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對於這個結果, 李泌雖不能說早有預料,卻也不算意外。他坐在竹蔭下納涼,心中推演著未來的事, 卻推演不出個所以然來。

李儼性情寬厚,倘若順利登基,應當是個能聽勸的好皇帝才是。

只不過能共患難者,不一定能共富貴。當年李儼年紀還小, 才會把自己那堪稱預言的夢境向他們和盤托出, 而他們那時候年紀同樣不大,齊齊給李儼出了不少主意。

這次聽聞太子病重, 李泌還特地給李儼送過一封信。

將來李儼若是當真能登基為皇, 想起昔日種種會是什麽想法?

李泌早已做好潛身遠禍的打算,倒也不算太擔憂自己的安慰, 只是思及立志走仕途的三娘, 他心中仍不免生出幾分憂慮來。

李泌正獨坐樹下思量,卻聽門外傳來一陣人語聲,他側耳細聽,很快分辨出其中一道熟悉而清越的嗓兒:“多謝裴先生領路,我們自己尋阿泌去就好。”

李泌一頓,起身走出竹蔭, 看向不遠處的柴扉。他閑居山中,只有幾個仆從相伴, 此時有人聽到叩門,負責應門的老仆已過去開門。

門外站著的不是旁人, 恰好便是方才在他腦海中掠過的幾個兒時玩伴。

還有給他們引路的裴迪。

裴迪把人送到了,笑著對李泌說道:“你們幾個老朋友敘舊,我便不相擾了。”

李泌謝道:“改日泌再請先生喝酒。”

裴迪朗然笑應:“好!”

說完也不多留,歸去與王維彈琴賦詩去了。

李泌起身引三娘幾人入內,來的不僅是人在藍田縣的三娘,還有李儼和李俅兄弟倆。

四人當年陰差陽錯知曉李儼那場夢的事,這幾年哪怕各有各的方向,實際上依然是綁在一起的。

此番三娘便是陪著李儼前來請李泌出山到東宮任個幕僚,算不上什麽實職,只為李儼遇事能有個商量。

安祿山雖死,大唐也未必便安寧了,若是眼下的大唐當真一點問題都沒有,兩京如何會變成讓外敵如入無人之境的地方?

問題肯定是有的,只是他們從前沒能接觸到罷了。

如今李儼成了儲君,總是要做些事情的,難道真的等到風雨來臨了才開始做傘?

李泌聽了三人的來意,並沒有立刻答復。

他的目光落到李儼身上,李儼眼神清明,沒有因為成為儲君而神魂意亂,心性在同齡人中算是十分難得的了。

在李隆基底下當儲君不容易,當能做事的儲君更不容易,即便你的想法是好的、你的意見是對的,李隆基不想聽你也沒轍。倘若他對你生出了忌憚,你就更是寸步難行了。

李隆基兒孫眾多,想換掉你還是很容易的。

所以李儼目前確實還很需要遇事能商量的人,磨子還得驢來拉上許久,遠沒到卸磨殺驢的時候。

李泌在心中衡量過後,笑著說道:“其實殿下不必親自過來,只要給我送封信,我自然會去的。”

李儼道:“我知道你志在山林,請你來幫我實在令你為難,若是連親自來一趟的誠意都沒有便太不應當了。”

李泌說要收拾一二,過幾天再去長安。

兩人就此說定。

三娘見他們談好了,便邀他們在終南山中溜達起來。

正值盛夏,終南山中草木蔥郁,不少樹上還掛著果子。

三娘興致勃勃地一路摘過去,最後幾人尋了塊樹蔭下的大石頭就著潺潺流水圍坐野餐,依稀找回了幼時無憂無慮一塊玩耍的快活。

只是他們都知曉,從這天起他們都將一腳踏入長安那無形的漩渦中,再不可能像從前那般隨意自在了。

臨到分別時,李俅說道:“我也準備在輞川弄個別業,到時候我們每逢休沐便過來松快松快,也算是忙裏偷閑了。”

人總不能一直像弓弦那樣緊繃著,偶爾還是該放松放松。他們都在長安,只三娘在外頭,若是能時不時過來放個風,心情應當會愉快許多。

三娘道:“行,你弄一個。只是老師怕是要罵我了,你們一個個的都到輞川置辦別業,弄得老師的隱居之地都不像隱士住的地方了。”

先是新昌公主,然後是李騰空,如今連李俅都要過來,偌大的輞川怕都是要被他們弄得擁擠起來!

王維若是知曉始作俑者是她,一準要找她算賬!

李俅道:“他自己也不算隱士,他還當著左補闕來著。難道就許他自己過來偷閑,不許我們過來?”

三娘樂道:“你說得也對。”

三人別過李泌,溜達去裴迪家找王維一起回山外去。

到六月底,采薇學堂便開學滿半年了,城中這些兵嫂大多不必下田幹活,只是仍需幹織布刺繡之類的活兒幫補家用,所以每天並不能把課排得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