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逝水流年(2)

阿南在海上出生,在海上長大,大海於她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但這一夜,她第一次感覺到大海原來如此寒冷。

在永遠溫暖的南海之上,她喜歡隨時躍入水中,憑著冷暖水流和風向的交融,不需任何星鬥與羅盤,便能清楚明晰地前往她想去的任何地方。

可這是渤海。入秋後的夜風呼嘯著從她單薄的衣衫中紮入,帶來雖不刺骨卻令她酸楚的涼意。

認準前路,綁好風帆,阿南脫力地躺在小舟之中,望著漫天燦爛星辰,把認識公子以來的那些日子,一點一滴地回憶了一遍。

從五歲開始,她不知疲倦地拼命努力,盡自己所有力量終於站在了公子身旁,也讓全天下人都知曉了她對公子的仰慕。

她時時刻刻貼著他、念著他,可究竟公子是怎麽想的、他的心意如何,她其實從未得到過確定的答復——

就像這次一樣,終究她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渤海並不大,海風鼓足她的船帆,月亮西斜之時,彼岸已在眼前。

她狠狠甩開所有糾結的情緒,對自己說,那又怎麽樣。

她能踏平四海,又何懼腳下的荊棘。

只是現在,她需要一點時間來修整心中的痛苦酸澀,當然更需要的是,將那些荊棘全部鏟除。

她不信公子會把心心念念的蒼生拋諸腦後,更不信他會為了復仇而葬送百萬民眾。那個背後搞鬼的人,連同青蓮宗,都是她此行的目標。

她從船上站起身,揚頭看向前方。

明月皎潔,那一波波撲上蓬萊閣城墻的波浪在月光下明亮耀眼。沿海而築的城墻之上,所有燈籠全部點亮,海浪上幽藍的熒光與火光交織,炫目瑰麗。

在這些明徹光芒的照映下,阿南一眼便看見了站在城樓之上的那條身影。

輝煌燈光映在海中,海上海下燃著兩片艷烈火光,擁著她的歸舟,也照亮佇立在蓬萊閣前俯瞰她的朱聿恒。

她的船慢慢駛近,而他沿著城墻快步向下,在她靠岸時,燦爛的燈火已經照亮她腳下的道路,明亮地延伸向他所走下的台階。

在黑暗陰冷的海上漂泊了這麽久,而他已帶著溫暖光明迎接她的到來,讓阿南的心口湧起難言的微悸。

她的眼眶微微一熱,但隨即便綻開了笑容,毫不遲疑地從船上躍下,快步走向他:“阿言,你怎麽在這裏?”

天都快破曉了,難道他在這裏等了一夜?

朱聿恒站在她面前,卻別開頭看著面前的大海,聲音平淡道:“正巧要來處理一些事情。”

依舊是端嚴的姿態與整肅的面容,可周圍的燈光在他的臉頰上灑下濃濃淡淡的暈紅色,令他那偽裝的淡定消失殆盡。

即使情緒低落,可阿南還是望著他笑了:“我不信。大半夜的,處理什麽呀?”

他凝望著她,心道,還能是什麽?

她從驛站消失了,而官道陸路上沒有搜尋到任何蹤跡,他知道她是出海去了——

而且,必定是去了竺星河留駐的那個島。

而原因,應該便是她從他這邊打探了口風,要回去與她的公子商議與朝廷合作之事。

他等了半夜,而她遲遲未曾出現在海面之上。那時他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

若她帶著竺星河回來,那麽,這會是較好的結果。以後他會豁出一切說服祖父,促成他們與朝廷的和解。

若等到天亮她還未回來……或許,再等一兩天,她再不出現,則表示所在的這一夥海客,是不可能歸順朝廷了。

既然如此,到時他便會下令,所有船舶集結出海,夷平匪徒亂黨占據的那座島嶼。

哪怕要以他的生命為殉,他也要清除掉青蓮宗與前朝余孽,不會容忍這山河動蕩的因素存在。

只是……

明明已經做好了所有打算,可他望著漆黑的大海,卻覺得焦灼與恐懼在啃噬著他的心。

他知道自己在害怕。怕阿南真的不回來了,怕自己真的要下達那一道格殺勿論的命令。

他曾失去過、也曾失而復得的阿南;他寄予巨大希望與憧憬的阿南,他真的怕她不回來,就此在大海上化為灰燼。

天色一點一點亮起來,煎熬一分一分堆積。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沒想到,阿南居然獨自一個人回來了。

顯然,她沒能說服竺星河,可她還是離開她的同夥們,回來了。

他的目光從她散落的濕發上,慢慢移到她蒼白無血色的唇上,遲疑片刻,問:“你看起來不太好,怎麽了?”

“哦……渤海有點冷。”阿南當然不能對他傾訴自己與公子的事情,便抱著自己的雙臂,隨口扯道。

朱聿恒身邊人手眾多,伺候周全,他擡手取了件赤紅簇金羽緞鬥篷將她攏住,擋住黎明前最寒冷的夜風。

鬥篷太長太大,阿南提著它下擺,看著四周通明的火光,問:“你怕黑嗎?點這麽多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