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陽關三疊(1)

阿南帶著綺霞興沖沖趕往蓬萊閣之時,正撞上了登萊教坊的司樂。

“我的姑奶奶,當初就是因為咱們教坊缺笛子才把你調來的,你如今是咱們坊中第一把笛,今日這大場面,你跑哪兒去了?!”對方一看見綺霞,立馬拖著她往閣內走,急道,“宴席已經開始了,你千萬別給我出岔子!”

“放心吧,我的笛子你還信不過?”綺霞提起裙角就往閣內快步走去。

阿南跟著進內一看,今天的場面確實不小,別說山東境內,就連相鄰省份的官員都來了。黃河泛濫沖毀的並非一州一府,如今過了三四個月,各地災情或輕或重、賑災是否得力都已現了端倪,這幾日處理了一批人後,終於得空在蓬萊閣內吃頓飯了。

朱聿恒正在人群當中議事,身旁的瀚泓注意到了她,趕緊示意給她安排個不顯眼的座位。

因為是賑災來的,酒席並不鋪張,三兩盞淡酒,幾份當地特色菜蔬。綺霞一曲《永遇樂》吹完,很快便上了甜點,這是快要結束的意思了。

“就這,還說是大場面?”綺霞退下後,跑到阿南坐的角落吐槽道,“什麽格局啊,用這點東西招待皇太孫殿下?”

阿南道:“這就不錯了,外面多少災民沒飯吃,他還挑剔這個?”

“我可是在擔心你家阿……殿下吃不好哎,這也太委屈了。”綺霞笑著白了她一眼,卻聽後面卓晏的聲音傳來:“可不是麽!再說了,本次也不僅只是為了賑災呀,還是登萊兩府大破青蓮宗的慶功宴呢!”

阿南詫異地問:“大破青蓮宗?什麽時候的事?”

“就前幾天嘍,青蓮宗搶劫賑災糧,但殿下英明神武早有計策,不但反殺了對方,還端了對方老巢,不然殿下哪肯花時間赴宴。”卓晏說著,又神秘兮兮道,“宴席快點結束是為了待會兒的重頭戲啊,後面才是正事!”

阿南心下又驚又喜。

喜的是,阿言果然雷厲風行,迅速便下手收拾掉了青蓮宗。

驚的是,不知這次青蓮宗的事情是否會涉及公子,兄弟們又會不會出事。

她正在沉吟,而那邊席位已被陸續撤掉,朱聿恒在萊州知府的引領下率眾出閣,來到閣旁空地之上。

熊熊火把映照,閣後檐下迅速擺好圈椅。在士卒們的呼喝聲中,一群青布裹頭滿身血汙的漢子被押解至空地,跪伏於地。

阿南見其中並無自己熟悉的同伴,心下一松,靠在旁邊柱子上靜觀。只聽眾人跪在階下,一一招供自己的來歷與作為,某年某月入夥、何年何月參與何處動亂之類。

阿南有一搭沒一搭聽著,忽聽得供詞中傳來一句“通緝的女海客”,頓時呼吸一岔,差點被自己口水嗆到。

仔細一聽,原來是上頭有人授意他們去尋找海客,因為覺得是可聯合的力量。但他並不知道此事進展,只聽過去接頭的人說,確定那個被通緝的女海客並未出現,不然他們也可以為朝廷提供線索將功贖罪了。

在火光之下,阿南看見朱聿恒略略側臉,看著她的目光似笑非笑。

阿南暗暗斜了他一眼,而萊州知府已經在喝問那個頭領,指派他出去劫掠的上頭是什麽人。

“罪民自加入亂軍後,因青蓮宗教令嚴苛,一直沒有見過上頭的真面目。不過……罪民在接令時,曾見過對方身上一個令人過目難忘的標記。”

聽他如此說,諸葛嘉立即道:“你把標記詳細描述出來看看。”

朱聿恒卻略略擡手,說道:“此處人多眼雜,杭之,你將他帶至閣內,讓他將一切細細記錄下來。”

畢竟,若父母在青蓮宗裏已經埋伏了暗線,就很可能會涉及海客與邯王,到時候阿南亦會被卷入。只有將範圍縮到最小,才能更方便處理。

等一群人招供後各自被帶下,萊州知府又進言道:“以微臣所見,這些亂民在山東境內作亂,煽動無知百姓搶奪賑糧,公然與朝廷作對,臣請殿下以雷霆手段從速鎮壓,為我山東百姓謀福。”

朱聿恒沉吟片刻,道:“本王看這群亂民,多是災荒後走投無路的百姓,為青蓮宗所煽動才結黨作亂。相信只要賑災手段得法,百姓自會安居樂業,青蓮宗那些蠱惑人心的手段亦可不攻自破。”

諸葛嘉一貫冷冽狠辣,道:“雖則殿下仁厚,但山東之亂,首惡不可不除。再者青蓮宗氣焰囂張,竟敢在南直隸殘害登州知府苗永望,顯然野心已不再局限於此一地。”

朱聿恒聽到此處,頷首看向阿南與綺霞,道:“本王忽然想起一事,苗永望案涉案之人正在此處,此案至今懸而未決,不如再詳細描述一二,山東官員或有線索?”

綺霞唬了一跳,沒料到自己過來吹個笛子,居然又攤上事兒了。

見滿院大員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哪見過這世面的綺霞嚇得一哆嗦,趕緊就跪在了階下,把當時情形又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