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萬壑歸墟(1)

迎著絢爛光彩前行,他們穿過斑斕的洞窟,向前方出口不顧一切地疾遊而去。

阿南依舊一馬當先,引領他們奔赴前方。

眼看前方亮光洞明,出口遙遙在望,他們的耳邊盡是轟隆聲響,外面似乎在不停震動。

在洞窟的出口處,有一個小小的彎折。

阿南剛越過那個彎道,卻感覺後方有人奮力趕上,拉了拉她的裙角。她轉頭一看,江白漣在水下向她打了個手勢,指向那個彎道。

見江白漣已經拉著綺霞遊往那邊,阿南知道江白漣在水下無人能及,當下毫不猶豫,折身跟了過去。

曲折繞過一段洞窟,前方赫然有一段空洞,四人迫不及待,將頭冒出水面,貪婪地呼吸著這片難得的空氣。

等喘息漸漸平息,他們將兩個氣囊內的廢氣排掉重裝。在外面一般用風箱給氣囊鼓氣,但這裏並無工具,他們只能扯開袋子口,盡量多裝些新鮮空氣。

一擡眼,阿南在幽微珠光下,看見朱聿恒沉思的側臉,便用手肘撞了一撞他,挑了挑眉以示詢問。

“我在估算路徑,這裏離高台應該已經很近了。”朱聿恒靠在洞壁上,指著外面道,“前次薛澄光帶著拙巧閣眾從街道而上前往高台,應該就在這裏。他們比我們更了解水下情況,裝備也更精良,但最終折戟沉沙,無功而返……”

阿南知道他的意思,拙巧閣與朝廷聯手下水,最終慘淡收場,如今他們四人倉促至此,前路只能更為叵測。

綺霞抱著江白漣浮於水上,不自覺地將小腹貼緊他的身體,似乎要讓腹中這一直浸在水中的孩子,多感受一些他的體溫。

江白漣雙手環住她,將她護在懷中。他目光緊盯著她,張了張口,可身處如此危境,那些要詢問的話語,卻終究堵在了他喉口,無法出聲。

阿南在心中暗嘆了一口氣,收斂心神道:“休整一下,咱們出去後就是山呼海嘯了。這座水城在海中六十年,如今陣法已經發動,高台青鸞氣旋鋒利,一直在水城上縱橫。那水波在遠處還好,靠近了可以割膚斷發,到時候我們千萬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時躲避鋒芒。”

綺霞忙不叠點頭,提醒江白漣注意。

江白漣道:“我被困水下後,曾經多次想出洞窟逃出水城,可四下全是持續不斷的水波,根本無法脫逃。最詭異之處在於,它們以青鸞形狀在水中向外四處飛散,可以將人割傷,又會化為氣泡……到底是什麽古怪東西?”

阿南腦中一閃念,脫口而出:“我猜,它不是用任何可以摸得到的東西制成的,青鸞是由看不見的氣組成的!”

話一出口,她自己都覺得荒謬,但再想一想,又肯定道:“是的,只要利用地下洞窟的氣流,以水作為交換,機括將其急速射出,只要氣流足夠強大,風刀水刃傷人確實不在話下!”

綺霞咋舌:“這……這得多巨大的陣仗啊!”

阿南道:“她又沒有鬼神之力,能設下這般陣法,必然是借助了這海底的地勢,只是,我還不知道究竟是什麽。”

朱聿恒則若有所思,道:“關先生這幾個陣法,當年為對抗異族而設,一經發動必然翻天覆地引發災禍。錢塘灣的水城引發了風暴潮湧沖垮杭州,可渤海這個水城,我看青鸞雖然鋒利,但只在水下縱橫,似對陸上並無影響。”

阿南想起一事,道:“這麽說的話,我們當時在東海之下,曾打撈到高台殘塊,上面雕畫著血海蓬萊。可我再怎麽想,也想不出渤海灣被血染紅的可怖場景,到底會怎麽發生……”

光華幽淡的夜明珠,照著小小的一泓水面,照出綺霞驚慌失措的面容,也照出江白漣欲言又止的神情。

阿南便問:“江小哥,你是不是有什麽發現?”

“那塊浮雕,我們是一起在水下看到的,那上面艷紅的渤海,確實令人心驚。”江白漣回憶當時情形,心有余悸道:“只是我多年在海上,這段時間船又總是停在渤海岸邊,心中有個想法……那紅色倒未必與人有關,或許,是海上會發生的災難?”

阿南略一思忖,脫口而出:“你的意思是,赤潮?”

“是。我晚上會在岸邊看到熒光浪潮,泛著藍光的浪花一波波沖上岸,那是要發‘厄潮’的前兆。”

阿南與朱聿恒對望一眼,想起她那晚獨自回蓬萊,朱聿恒率眾相迎的情形。

那一夜的浪尖上,在火光的背後,他們確曾看見熒光在浪尖上閃現。

“渤海三面被海灣圍困,通連外界的活水極少,而且黃淮常年攜帶大量泥沙入海,使得淤沙年年堆積,海水極淺,只有老鐵山水道還有三十來丈深,兇險湍急,是連通黃海的唯一要道。而這座水城,就距離老鐵山水道不遠,並且,正對著水道。”朱聿恒聽著他們的話,此時開口道,“若那場海嘯般的浪湧持續下去,恐怕周圍的海礁砂石會急劇坍塌沉澱,到時候,這條唯一的水道將逐漸消失,兩岸的海峽也必將越收越窄。僅靠著那麽一點出入的水源,渤海勢必逐漸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