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蓬萊此去(3)

阿南托腮望著她,燈光下她的身軀軟在椅中,眼睛卻亮得像貓一樣:“不過太子妃殿下的意思,阿南明白了。皇太孫如今身陷危局,而我也被牽扯其中,性命堪憂,所以我應當要竭力去破陣,及早自救。”

“確是如此,”太子妃見阿南無法被自己左右,便也坦誠道,“但陛下的意思,為防萬一,我們會讓聿兒妥善留在應天,以免太過接近你與陣法,導致他身上的山河社稷圖被引動。畢竟,只要聿兒不接近陣法與你,他身上的毒刺未必會受到應聲發作,那麽,他的經脈,或許也能如前人那般能保全,他面臨的天雷無妄之陣,或許也不會發動。”

阿南笑了笑:“若是我不肯去呢?”

“你會去的,畢竟,這也是關系你一生的大事。”太子妃在繚繞香煙中輕啜著茶水,柔聲道,“這已經是我與太子商議的,唯一能幫你的方法了。若是換了別人——你知道,他對聿兒的珍視勝過一切——到時候他對你的處置方法,絕不是如我們這般可以妥協委婉的。”

阿南自然知道他所說的是誰,不出意料的話,今晚伏擊她的人,也必定是來自於他。

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她與阿琰之間早已說開,如今說好了,只是為了共同的威脅而相互合作而已。

但阿南也不對太子妃說破,只撫摩著臂環上的珍珠,微笑道:“我肯定怕死,也肯定會南下去橫斷山脈走一遭。只是皇太孫會不會也一同前往,這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事情了。”

“他會留下的。”太子妃說著,又輕拍阿南的手,感慨道,“我知道你是個仗義又重情的姑娘,放心吧南姑娘,我們會以你為首組建一支最為適合橫斷山的隊伍,一切聽命於你。我、東宮、朝廷都將最大的信賴交托於你,望你不要辜負自己,辜負聿兒,辜負西南百姓!”

日光穿破雲層,照徹九重宮闕。

有孫兒陪在身邊,皇帝一夜睡得安好。朱聿恒起身後,見祖父尚在安睡中,便走到殿外活動身體,縱目望去。

應天皇宮大殿在二十年前的動亂中焚毀,而皇帝登基後便去了順天,未曾命人修繕,因此至今站在高處望去,宮城最中心還是一片廢墟。

與順天被焚毀的三大殿一般,白玉台階上,是化為焦土的巨大殿基,在冬日淡薄的日光下越顯蕭瑟。

望著這繁華極盛中顯得格外刺目的廢墟,朱聿恒忽然想,突變那一夜,竺星河特地潛入宮中,或許就是為了觀看那場大火,與二十年前一樣,燃燒在宮闕中,洗雪他的仇恨吧……

若不是他一箭射去,阿南的蜻蜓因此遺落,或許,兩人會就此在護城河畔擦肩而過,這一生永遠都不會發生交集。

正在他沉吟感懷之際,卻聽旁邊傳來一聲高呼:“父皇!兒臣來遲了!兒臣悔恨!”

他轉頭一看,走廊那邊疾步奔來,口中大喊的,正是受詔來到應天共度年節的二叔邯王。

“兒臣恨不得替父皇受此傷痛!但凡兒臣在您身邊,必定誓護父皇周全,絕不讓龍體受損!”

他跪伏在殿外,大聲疾呼,周圍誰聽不出來,這是意指此次隨同出行的朱聿恒等護佑聖駕不力了。

殿內皇帝沒有理會,只有高壑於片刻後奔出,輕聲道:“邯王殿下,陛下尚未起身,讓您小聲著些。”

邯王悻悻站起身,看了旁邊的朱聿恒一眼。

“大侄兒,自上次渤海一別,你氣色可差多了啊。”邯王打量著他,嘖嘖道,“我看你上次劫走那個海客女匪時挺威風的,如今她上哪兒去了?聖上知道你私藏女匪的事兒嗎?”

朱聿恒不動聲色道:“女海匪之事,聖上一清二楚,不勞皇叔掛心。倒是您與青蓮宗的瓜葛,還需向聖上交代清楚吧。”

邯王性情暴躁,不顧周身許多侍衛,頓時嚷了出來:“你這話什麽意思?本王上次千裏迢迢趕赴山東,若不是你在渤海上幫助那個女匪,本王早已將青蓮宗及其同夥一網打盡了!”

“這話本該侄兒對皇叔你說才對。”朱聿恒冷冷道,“朝廷在山東早已妥善布局,青蓮宗本該被連根拔起。可因為皇叔您在其中橫插一腳,導致對方斷臂求生,殘余勢力逃竄西北,否則,此次西巡不至於有如此險情!”

“你……明明是你在那邊部署不利,本王看你們不成事,好心過來相幫,你反倒把剿匪不力的罪名推到本王頭上?”邯王性情一貫急躁,立馬嚷嚷起來,惹得周圍侍衛太監們紛紛側目。

“二皇叔這數月來,行為失當了。擅自插手東宮之事,是為妄議儲君;興兵而至應天,是為直指南直隸;率兵至渤海而擾亂圍剿青蓮宗大計,是為逆亂朝綱。”朱聿恒聲音低沉,頓顯邯王色厲內荏,“聖上之前忙於西巡大事,未加以追究,如今二皇叔還是恭聆聖上教誨,好好想想自己之後該如何循規蹈矩、安分守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