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唐憲宗:朕不會因為名字而發落人!

偌大的宮殿中,氣氛降到冰點,無一人說話,落針可聞,寂靜到可怕。

所有人都在艱難地消化古青青話語中那恐怖的信息量。

扶蘇舉薦李斯去徹查,弟弟胡亥則舉薦了趙高。

這兩位是秦始皇的心腹大臣,深得寵愛,能力高超,令人信服。

結果這天幕居然說,塞鮑魚的就是李斯和趙高?

賊人居然在他們身邊?!

這時,終於有人打破了寂靜。

趙高跪地大呼,搶在前面解釋,一臉驚恐:“陛下,此事還未發生,臣什麽也不知道。”

“第一,這天幕說的未必是真的,第二,這天幕說得很清楚,陛下未來在沙丘……沙丘距離鹹陽太遠了,回去要很長時間。”

“陛下駕崩的消息如果傳出去,萬一路途生變,那就完了。”

“未來臣與李斯大人一定是有這方面的考量,才會秘不發喪,絕無二心!”

他的語氣滿是對帝國的忠誠,完全不像作假,而且話語之間也有理。

連扶蘇聽完之後,也暗中點頭。

他不像胡亥那樣汲汲營營。

他性格善良隨和,對各位大臣態度都很好。

即使趙高屬於胡亥那一派,他也能摒棄成見,輕聲細語替對方說話:“父皇,趙高說得也有道理。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秘不發喪也是合理的。”

“莫要因此,錯怪了兩位忠心的大臣。”

秦始皇面無表情,反問道:“忠心?倘若真的忠心,就不會這樣做。”

表面來看,趙高說的話很有道理,連扶蘇都說服了。

可直覺告訴他,不對勁,這不對勁!

他正值壯年,不想死,也不認為自己會死。所以他很少去考慮自己的身後事,連太子都沒有正式立下來。

倘若他真的求不到長生不老藥、真的會在沙丘瀕臨死亡,他肯定會立下遺詔,讓扶蘇繼位。

這一段空白期,自己的玉璽和詔書都落在這兩個人手上。

他們是不是能假借自己的名義,去行使君王的權利呢?

這個國家的君主變成了這兩位臣子!

電光石火之間,秦始皇已經無限觸碰到了事情的真相。

趙高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頭都要磕出血來:“陛下,臣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鑒!”

這個耀眼奪目的帝王不會長生,未來會落幕,這讓他很高興和暢快。

可誰知道,自己居然會在混亂之際,辦出秘不發喪這種事!

仔細想一想,他又不意外。這些年,他步步為營往上爬,不就是想站在高位、攪動風雲嗎?

未來在帝國巨變的時候,如果他明明有機會卻不選擇撈一把,他才會覺得奇怪呢。

只是未來的自己玩得實在是有點大……讓現在的他有點兜不住了。

李斯本來在偏殿跟其他官員觀看天幕,從看到詩文就覺得不妙,立刻跑了過來,搶先認罪。

“陛下,臣什麽都不知道,臣絕無二心。”

秦始皇掃了一眼跪得整整齊齊的兩個人,兩只眼睛都寫著不信:“來人啊,將兩位大人請去牢房,等候發落。”

他冰冷的話語一出,兩人頭都不敢擡,恨不得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心中痛苦不已。

以秦始皇多疑的性格,他們解釋不解釋也不重要了,秦始皇心裏自有論斷。

緊接著,秦始皇讓三公九卿前來覲見,和他們商量政事。

一,調查證據、搜捕方士、賜死方士。

二,搜尋全國上下的醫者,解決所謂的“重金屬中毒”。

從頭到尾,沒有讓李斯和趙高這兩位心腹大臣辦任何一件事。

要知道,從前秦始皇通知下屬,很少繞過他們兩個人,如今卻今非昔比。

兩人不停哀求,卻沒有辦法讓秦始皇改變心意,只能被侍衛拖下去。

李斯二人不禁垂頭喪氣。

唉,如果天幕不洗清他們的嫌疑,他們恐怕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

他們難受之余,不免腹誹。

他們未來頂多會在巨變時期謀取一點政治資本,又不會讓大秦亡了!真是無妄之災呀!……

大唐貞觀年間的唐太宗陷入沉默。

尷尬,現在就是尷尬。

身旁的長孫皇後看向他的眼神,和看陌生人一樣,滿是震驚:“二哥,你……”

未來嗑藥了?

“貞觀元年的時候,你曾經和大臣說,神仙之事乃是虛妄,只不過是空有其名罷了。”

“你說秦始皇被方士所騙,派那麽多童男童女隨徐福入海求仙藥,最後還是死在了沙丘,漢武帝為了求仙把女兒嫁給了方士,最後還是沒有成功。這兩件事加在一起說明成仙就是假的。”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很崇拜秦皇漢武,言語之間不乏溢美之詞。與此同時,也覺得兩人求仙問道非常荒謬。

修仙?

傻子才會去修呢!

唐太宗輕聲咳嗽,清清嗓子,移開眼神:“嗯……我也覺得荒唐。可能是未來犯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