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高適:我罵我自己!

【這一首《蜀道難》是李白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據傳賀知章看到這首詩之後,驚呼李白是謫仙人。】

天幕還在聊這首詩的背景,還沒有放出詩文。可光是這幾句前情提要,就把所有人的好奇心都提了起來。

好家夥,《蜀道難》還能不亞於《將進酒》和《夢遊天姥吟留別》?

蜀漢的劉阿鬥吃瓜吃到自家,眼睛微微睜大:"朕見過蜀道啊,朕知道怎麽寫啊!蜀道確實難,上次走了一次,把腳都磨出血了,再也不想走了。"

他瘋狂地進行頭腦風暴:“蜀道掉下去之後絕對沒命,連屍骨都找不到,死無全屍。蜀道難啊,蜀道難……”

諸葛亮:“……”

劉阿鬥越說越激動:“相父,朕說得怎麽樣?是不是改一改就能成為一首詩了?”

諸葛亮羽扇遮面:"陛下說得很有真情實感,一看就是真的去過。多雕琢一下,定是可以的。"

低情商:寫得真爛。高情商:沒有雕琢。

劉阿鬥心裏喜滋滋,擡頭望著天幕,想看看李白到底寫了什麽。

天幕將全文一行一行地放了出來。

劉阿鬥剛看到第一句,就瞳孔地震。

“噫噓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這這……”

他感覺自己好像又回到了看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那一刻,震驚得說不出話。

劉阿鬥結結巴巴:“蜀道可過,上青天卻是完全不行的,李白真是一如既往地愛誇張。他怎麽想得出來將這兩者放在一起?”

諸葛亮眼中深處閃過驚艷之色:“畢竟是詩仙,就是想旁人所不敢想。”

“一唱三嘆,回環反復,真是讓人心情激蕩。”

劉阿鬥越看越尷尬。他們兩個人都走過蜀道,怎麽描寫的地方天差地別?他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走過蜀道了。

他撓頭,感覺頭有點癢,好像要長腦子了。

這首詩也沒什麽復雜的字詞,很多文化水平較低的百姓連蒙再猜也能看得懂。

一起筆就讓人震驚不已,而後層層遞進,高潮一個接著一個,沒有給人喘息的空間。

唐太宗李世民一口氣讀完之後,直覺酣暢淋漓,摸摸頭,居然已經起了薄汗。

“當真是詩仙!盛世大唐都在他的筆下!大唐有他,了不起。”

在此之前,他沒覺得詩文寫得好能夠驚天動地。

楊廣還喜歡寫詩呢,寫得還很好,結果亡國了。寫詩寫得好也不能阻礙隋朝亡國啊。

在他眼裏,寫詩只是琴棋書畫一樣的藝術罷了,無聊的時候拿來消遣一下。

可現在李白的出現,讓他改變了想法。

寫詩寫得好是真的能驚天動地,詩仙是大唐最為光彩的一張名片。

這個榜單排了十個詩人,大多都是唐人,古青青也不止一次說起唐詩的輝煌。

唐太宗李世民暗下決心,大力發展文化行業,讓他們為大唐書寫盛世華章。不求能再出一個李白,只求大唐文脈更加昌盛。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他望見這首詩的時候,深深嘆息。他第一次出川,是和父親弟弟一起前往京城考試。第二次,是回家丁母憂,第三次是回家丁父憂。

他走過水路,也走過陸路,爬過蜀道。

沒有比爬過蜀道的人更明白蜀道的艱難了。

可這首詩說的又不只是蜀道難,說得也是政治形勢的難。

他望著天幕中逐漸顯露的詩文,深深點頭:"李白說得對。姜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到後來雙艾奇行,才勉強破了這天險。這種險地,如果首領是豺狼虎豹,早晚會造反。”

“他寫這首詩的時候也沒想到自己一語成邋,蜀地會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地方吧?”

蘇軾收回思緒,含笑看著自己的弟弟蘇轍:"子由覺得這篇怎麽樣?能被稱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嗎?”

蘇轍若有所思:“開篇意氣風發,後來雄渾壯闊,最後側身西望長咨嗟。猶如寶劍入鞘,卻還殺氣騰騰。”

“李太白這首詩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洲。論其豪邁之氣,確實無出其右。轍覺得這首能算。”

他說的是李白的詩。李白不是個謙虛的人,他知道自己文采好,也常常自誇。這就給後世很多評論家發揮的空間了,不需要自己絞盡腦汁尋找誇誇的詞。

用李白的詩形容李白就行了。

蘇軾望著遠方,思緒飄遠:“好久沒

回家了,什麽時候我們回去一趟?”

蘇轍明白哥哥這是被勾起了思鄉之情。李白出川之後再也沒有回到老家,他們也差不多,丁父憂之後幾乎沒回去了。

蘇轍:"蜀道艱險,來回一趟要半年左右,真的要回去?李太白都說了,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旅遊達人蘇軾躍欲試:"可我看完之後,偏偏顧不得那些危險,就想去看看景色。你我年紀都大了,再不爬一次,就沒機會了。你瞧這景色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