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秦皇漢武:宋真宗真乃雄主!

讓宋真宗沒想到的是,他前腳剛問完自己的大臣,後腳就發現了他們的對話登上了天幕。

他有些無奈,也有些驕傲,果然,他這樣雄姿英發的君主,一舉一動都能掀起大地震,隨意說的話都要被後世的人研究。

【關於李煜是不是個昏君,宋真宗也很好奇,於是問南唐降臣潘慎修:“這李煜有那麽昏庸嗎?"

南唐降臣潘慎修說:"如果他真是個昏君,又怎麽能守國十幾年?"宋真宗就是那個去過泰山封禪的神人。】

彈幕:"自從他去過泰山之後,沒人敢去泰山了。“”環保大使宋真宗。"

扶蘇非常詫異:“父皇,你看他們說的,這宋真宗的文治武功居然厲害到被稱為神人,讓別人再也不敢去泰山了?這是何等厲害的君主啊!"

秦始皇:“生子當如宋真宗。”

扶蘇有些訕訕,但也佩服宋真宗:"兒臣以後一定謙虛自勉,發奮學習,向這位神人看齊。"

漢武帝有些納悶:“這環保大使是什麽意思?朕怎麽看不懂啊?”

衛青猜測:“環保,可能是保護泰山的意思。想必是那宋真宗對泰山進行了改造和保護。這可是一件不小的工程。可見在那宋真宗治下,國力有多繁盛。"

漢武帝吸了口涼氣,暗暗心驚。想不到未來居然出了一位遠超於秦皇和自己的君主。

"這樣一位雄主,朕卻無緣得見,實在有些可惜,等到日後魂歸泰山,一定要和他把酒言歡。"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都難得給弟弟一個好臉色:“你這子孫做得倒是不錯。”

趙光義渾身起雞皮疙瘩,生怕趙匡胤要滅了自己,連忙說:"不敢,不敢。"

趙匡胤誇完之後,仔細一想,又有些狐疑:“之前天幕都說了,終宋一朝都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說明那宋真宗也沒能收回來。他的功績怎麽能壓過秦皇漢武,讓之後的人再也不敢去泰山封禪?"

大臣奉承道:“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帝王的功績又不只是開疆擴土,可能是在文治上非常優秀吧,比如讓大宋空前繁華。"

趙匡胤還是覺得有些奇怪,說起繁

華,大唐也非常繁華,宋真宗的功績能壓過同樣去封禪的唐高宗嗎?

他要豎著耳朵,想繼續聽那宋真宗的功績,可是天幕沒有繼續說了,只能遺憾地收回念頭。可能是他想多了吧,宋真宗是真的優秀。弟弟這顆歹竹身上也能出好筍。

【李煜投降入宋之後,被封為違命侯,過得非常不快樂。】

天幕中出現新的畫面,李煜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到底是亡國之君,生死都系於皇帝的一念之間。他緩緩登上西樓,仰望天空,只見一輪殘月,高懸於天空之上。

從一國之君淪為苟延殘喘的囚徒。

他這只飛鳥被折斷了羽翼,被鎖在了高墻之中,再也沒有辦法自由自在了。亡國之仇,盤旋在心頭,卻無人訴說。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宋朝之前的文人皆是眼前閃過驚艷之色。俗話說,詩莊詞媚。在他們眼中,詞是一種媚俗的文體,只是街頭巷尾流行的俗曲子而已。

可李煜的詞一點兒都不媚俗,越品越有味道。副作用是,很多人品著品著,不禁眼眶含淚。

雖然這首詩寫的是亡國之恨,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人都被勾起了傷心事,紛紛emo了。這是他們看天幕看到現在,覺得最好哭的一首詞。

李商隱驚艷不已:“剪不斷,理還亂,這一句真是妙哉,以絲線比喻情絲,和我的‘春蠶到死絲方盡’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李煜是學我的詩長大吧!"

好友溫庭筠:"胡說,他分明是學我的詩。一脈相承的綺麗柔靡。"溫庭筠是花間派鼻祖,李煜深受他的影響。

因為是好朋友,李商隱笑著打趣:“你天天寫那風月□口,我都不忍看,他怎麽會學你的詩。即使學了,他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經超過你許多了。"

溫庭筠自信地說:“我現在還年輕,你怎麽敢斷定我以後的成就會比不上他?”

李商隱:“他當過亡國之君,心境和見識自然開闊很多,你要不也試一試?”

溫庭筠:"……那還是不了。"

這一首詞是婉約派開山鼻祖,無數婉約派詞人深受他的影響。

李清照望著天幕中憂傷的亡國之君,輕聲嘆息,和他唱和:“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找出李煜的詩集,越看越覺得可惜:“若他能多活幾年,這本書定能厚上許多。”

李清照曾經在《詞論》中評價蘇東坡太離譜、王安石笑死人,但是對這位亡國之君,卻挑不出什麽大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