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後續加第八位皇帝

天幕將馬致遠的詩以及秦觀的詩都放了出來。秦觀曾經寫過,"斜陽處,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晁補之盛贊不已,稱之為: "天生的好詩,即使不識字的人也能體會到其中的詩意!"

事實上,這首詩的元素跟隋煬帝的重合程度高達75%以上。

秦觀的好友蘇軾,忍不住笑出了聲,笑得那叫牙不見眼:“唐代詩僧說詩有三偷:最下偷語、其次偷意、最上偷勢。這馬致遠偷了勢。你恰恰做了最下。"

秦觀梗著脖子說:"能偷就是一種本事,多少人想偷還偷不成呢。"

蘇軾: "你這偷得有點明顯。倘若那隋煬帝還活著,一定要找你理論。"

秦觀: “那倒不至於,他哪裏會在意這點小事,即使在意,也要去找唐太宗啊。人家不僅偷了他的詩,還偷了他的國呢!"

緊接著,天幕便說 【隋煬帝曾經給朝中重臣楊素寫過一封信,其中提到了一句詩: “疾風知勁草,世亂有誠臣。"

後來,唐太宗李世民也給大臣寫了: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隋煬帝要是打著作權官司的話,被告席或許會再加一員重量級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輕咳兩聲,掩飾自己被點名的尷尬。

還不等他說話,武將秦瓊性格很直,立刻替他說話:“未來居然有狗屁倒灶的著作權,未免有點離譜。這不是抄襲,這是致敬!"

其他文武百官心中也贊同。古代沒有什麽著作權,洗稿不能算洗稿,抄襲不能算抄襲,只能說是化用。他們不覺得有什麽,反而引以為榮。

寫詩要從模仿做起!

他話鋒一轉,好奇地問: "對了,陛下,你怎麽連他給寫給楊素的信也要看?臣怎麽從來沒看過呢?"

唐太宗李世民正色說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天下最了解某個人的人,往往是死對頭。

【文藝青年楊廣總共留下了四十七首詩。他在詩歌上的主要成就是創作新聲,拓寬了詩歌的題材,推動了詩歌的格律化。

他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為唐詩拉開了序幕。】*

【他自己很驕傲,曾經跟大臣說: “我的文采

很好,特別會寫詩,能做一個詩中天子。”可惜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非要去當皇上,活生生把自己給耽誤了。618年,大臣發動兵變,隋煬帝被縊而亡,享年四十八歲。】

隋煬帝位面。

天幕的話猶如驚雷作響,炸得眾人腦袋嗡嗡。

天幕播放到現在,朝臣都掌握了公元紀年法,618年?那不就是今年嗎?隋煬帝胸膛劇烈起伏,鷹視狼顧,掃視面前的大臣。

到底是誰發動了兵變?!

這一瞬間,他有些失去力氣,重重地坐在椅子上,神遊天外。

他想起了父母,雙目赤紅,心中暗道: “父皇,母後,你們是不是後悔讓我登基了?覺得如果當初選擇大哥會不會不一樣?你們想多了,大哥就是個廢物。"

大哥做得只會比他差。只要他在,大哥就永遠翻不了身!

古青青說起了雜談:【2013年,江蘇省揚州市一個開發商正在建商場,工地突然挖到了東西。消息上報上去,考古學家來到現場,發現這疑似是隋煬帝和蕭皇後的墳墓。

問題來了,隋朝首都是長安,怎麽這兩位葬在江蘇揚州?

其實隋煬帝死後,他老婆草草將他下葬,然後不得不趕緊逃亡。唐高祖給他遷過墳。唐太宗又將隋煬帝夫妻二人的墳遷到江都,也就是今天的揚州。

隋煬帝很喜歡揚州,經常過去玩。能葬在這裏,想必挺高興。

唐高祖和唐太宗還蠻厚道,雖然搶了人家的江山,但是沒有苛待人家的身後事。畢竟也是親戚。

隋煬帝夫婦二人還是以帝後的禮儀下葬。

有意思的是,這個挖到隋煬帝陵墓的開發商叫楊勇。

楊勇是楊廣的哥哥,也是曾經的太子。他鬥不過弟弟,被廢了太子之位,過得非常憋屈。

隋煬帝熬死父親上位之後,矯詔賜死了楊勇。

弟弟要了哥哥的命,同名之人挖了弟弟的墳,真是“兄友弟恭”。連專家都表示難以置信。】

彈幕: (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哈哈哈哈哈哈太子報仇,千年不晚。)

天幕此話一出,很多人都傻了。

唐太宗李世民愣了愣,思緒飄遠,喃喃低語:“楊姓和張姓、王姓相比,算不上大姓,更何況還同名……真是報應。"

概率這麽小的事件居然發生。這裏面說沒點玄學,他都不敢信。現代人更傾向於巧合,比較迷信的古代人

更傾向於是因果報應。他正為隋煬帝的遭遇而感到唏噓,突然間靈光乍現。

隋煬帝是老二,他也是老二啊。他的皇位也是從李建成手裏搶來的。不會吧,不會吧,他的昭陵未來不會也要被李建成給挖開吧?不行,他得將昭陵修得更加穩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