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兒變得快,早上還大太陽,只這麽一會兒就陰了。

王姝還在猶豫呢,一縷涼風吹過,幾點雨星子就落到她臉上。擡頭瞧了眼,昏沉的雲蓋住了日光,下雨了。

“回吧。”又是下雨又是罰人的,思儀院估計沒工夫搭理她。

芍藥倒也沒勉強,一來林側妃雖是主子,卻不是正妃。沒殿下的首肯,她其實沒那身份叫主子爺的妾室給她日日晨定昏醒的。小君便是不過去,思儀院那邊也沒有那正經的名頭怪罪;二來林側妃這人旁人不知曉。府上伺候多年的下人都清楚。性子驕縱任性的厲害。正在氣頭上是萬萬不能去觸黴頭,否則鐵定受牽連。

兩人轉頭回了清輝苑,這一場大雨就降下來。

嘩啦啦的雨勢沖刷著房前屋後的草木,落到地上沙沙的響。叫院子裏的綠色更綠,紅色更紅了。王姝換了身方便行動的短打,蹲在屋子裏整理昨兒帶回來的種子。

這些是她六年前,或者應該說是她這輩子去歲收獲上來的最新一代種子。除了第十一代麥種和稻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袋經過王姝特殊培育的寒瓜種子。

寒瓜就是後世的西瓜。

後世人常見的西瓜都是紅壤綠皮,汁水很甜。其實封建社會的西瓜並不甜,瓜瓤也不紅。

王姝得到的這袋種的初始版時,就已經是變異過的紅壤種。

這是王程錦花了大價錢從一個西域商人的手裏買來的。但結出來的果實,甜度還是遠遠沒達到後世西瓜的標準。如今這一袋是王姝上輩子花了六年的光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選種和改良,最終培育出了甜度達到後世三分之二水平的西瓜。

別處兒根本沒有。

“嘖嘖,四月份還不算太晚,現在種下去,到七月中旬就能吃了。”目前的情況,王姝沒辦法不管不顧去搞試驗田,不過種一種寒瓜還是可以的。

涼州這塊地界如今來說,受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影響,糧食作物基本是一年一熟的。只有少部分冬季作物能一年兩熟。且此地主要糧食作物乃麥、谷、高粱、苞米、豆類等。糧食作物過了季節,不能大面積的種植。只能在極小部分的地裏做人為創造條件的試驗。

第十一代麥種,產量已經比初代麥種高出百分之四十。這是王姝努力了十年的結果。沒有後世優秀的實驗條件,沒有同事同學的幫襯,她很多的實驗都是靠自己長時間耗在田地裏和大量的人工活兒輔助完成的。

王姝的目標是能在十一代的基礎上再進行改良,至少在土壤條件並不優越的情況下也能完成產量翻一番最佳結果。

她在屋裏搗鼓著泡種,蹲的腿腳發麻。

別看這些到稻種麥種一袋袋的,不起眼。王姝在取用的時候格外節省,盡量避免消耗。統共不到三百斤的東西,可是耗費了她整整十年的青春。

這廂才把種泡好,屋外頭傳來的動靜。走廊上有人跑動的聲音,老遠聽見哭聲。王姝拍拍手,一擡頭就從窗子看到劉氏淋著雨一身濕透的被人攙扶著進了院子。

雨越下越大,落地都起了霧。

王姝還是清清楚楚地瞧見她臉頰上好大一個巴掌印,腫得老高。薄薄的頭發被雨水打濕了,貼在了頭皮上。她那身綢緞的衣裳也沾了泥水,皺皺巴巴地貼身上,沒了平日裏的光鮮模樣。人還沒到西廂,劉氏身體靠著丫鬟喜鵲軟軟地往下滑。

一張小臉白得泛著青,看起來好不狼狽。

王姝倒也沒有嘲笑的意思,只是切身實地的感受到思儀院那位的‘規矩大’。

到底是多大的沖撞,那位主兒竟然能對劉氏下這麽狠的手。她也不怕被外院的主子爺知曉,斥責她麽?

心裏唏噓,王姝也沒有出去幫一把的意思。

任何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她在劉氏這麽狼狽的時候出手幫忙。人家心裏不一定會領情,說不定還會怨懟她裝模作樣的看她熱鬧。

默默收回眼睛,王姝想著先把自己這小袋的寒瓜種種下去。

不過這裏不是清河鎮,她沒有田產。

她手裏有一些錢,從家裏帶出來的,倒是可以置辦些田地。另外,聽說王玄之人在縣城,也不曉得如今怎麽樣了。王姝是想好好培養這個弟弟的,自然要去瞧瞧。

看了眼越下越大的雨,她衣裳都沒換,便命人去尋袁嬤嬤報備,她要出門一趟。

袁嬤嬤聽到小丫鬟傳信來時,人正在前院伺候。

書房重地,等閑不叫人四處走動。尋常書房有人議事,都是袁嬤嬤或者楊媽媽親自侍奉。

彼時主子爺人正在屋裏議事。韓老將軍病入膏肓,邊疆鎮守將領勢必要換人。屆時邊關大動,京中不可能放任不管。而與韓家密切相關的廢太子府,必然要卷入爭端。眾人憂心忡忡,正在籌謀一旦韓老將軍病故後,蕭衍行要如何在這場變故中保存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