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行人只在寺廟借宿一宿, 次日一大早便收拾行囊,整裝出發。

王姝看著寺廟的和尚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有那年紀偏小的小沙彌臉上都泛著青。跪在蒲團上都不穩, 她都於心不忍。臨走之前,命人給這寺廟留了五袋糧食。這些糧食一個寺廟的和尚吃不了多久,但省著點用還是能撐一段時日的。

過了這一個底兒, 再往南走個半天兒就該進城。

王姝的人早就打點過了,車隊此時過去直接安頓就是。

王姝先抵達的是蘇州,王家的大部分農田聚集在蘇州的南部。春耕的時間比較緊張, 必須要趕在春耕之前將種子浸泡好。相應農田種植所需的氮肥,以及種植的注意事項。

以前王家地裏的事兒是父親王程錦一手操辦, 王姝並不摻和。江南的糧食雖然是王姝培育的新種, 但產量其實只是傳統種植技巧下產出的結果。換句話說,若是換成更科學的種植方式,新種會在更有利的條件下發揮更大的優勢, 至少產量上要被以前好上許多。

當然, 這一切的前提,是農田沒有被毀壞。依舊肥沃, 且沒有出現意外的病蟲害情況下。

“主子, 要通知蘇州的掌櫃來見麽?”林二跟了王姝大半年,跟得越久越發現王姝的不簡單。如今早已將王姝視作一輩子效忠的主子。

“不必, 先帶著人去安頓。”

王姝這一路就沒有松懈過, 神經繃得很緊。攜帶的財物過多, 就容易遇上劫道兒的。她雖有護衛護送,卻也不得不將全隊人的性命考慮在前, “休整過後,你再帶人去城郊轉轉。”

林二也算摸清楚王姝的脈, 他們這位新主子,比起看重商鋪的經營其實更重田地裏的出息。

點點頭,林二領了吩咐便下去安排了。

人比較多,包下了整個客棧才將將住得下。喜鵲去後廚做了些吃食端上來,趁著王姝用飯的空兒去將客棧裏的床褥用具全換了個遍。王姝用完飯食沐浴更衣,便倒頭睡下了。

她這廂一到,蕭衍行的人便立即收到了消息。

事實上,蕭衍行除了安排護送人員,也早早給江南的人打過招呼。若是王姝路上出什麽事,也好叫他們能第一時間營救。

且不提蕭衍行那邊收到飛鴿傳書,知曉王姝安全抵達。王姝小睡一覺起來,天也已經黑了。她其實還有些困頓,這一路舟車勞頓實在是太累了。但怕再睡晚上會睡不著,幹脆爬起來。

江南的天兒比涼州要濕潤很多,連風都更輕柔些。

後世的王姝,其實就是江南人士。雖說時間流轉用詞習慣變了,但這江南獨有的吳儂軟語,她聽著還是覺得很親切。她發了會兒呆,梳了頭,換了身方便行動的衣裳便下了樓來。

今兒被她一道帶過來的那孫老頭兒人還在,因著王姝沒交代,下面人便也給他安排了一間屋子。這老頭兒也是個不見外的,半點沒覺得不好意思就住下了。他不僅住的心安理得,還要求王家鏢師借他一身衣裳穿。還別說,這老頭兒拾掇幹凈了,瞧著還真有幾分富貴人的架勢。

王姝下樓時,他剛巧在樓下用晚膳。

王家的人沒給他安排,他自個兒問店家要的。店家看他跟王姝一道過來,便以為是一起的。給安排了一頓鏢師標準的粗茶淡。這飯他吃的也噴香,估摸著不那麽饑腸轆轆,吃相倒是比昨夜瞧著好許多。聽見動靜擡起頭,一眼看到樓梯上下來的王姝。

王姝沒搭理他,叫了幾個護衛一起,準備去城中轉一轉。

老頭兒見她有出門的架勢,忙擦了擦嘴放下筷子。

“哎哎,小姑娘。”王姝不想搭理他,他自個兒反而湊上來。打量了幾眼王姝和她身後的護衛,問得十分唐突,“你這是要去哪兒?”

“老先生你有何事?”王姝眉頭皺起來。

老頭兒也不在意王姝態度不好,自顧自的開口道:“可是要去城中轉轉?那正好,我也打算去轉轉。你若是方便的話,可否帶上老朽一起去?”

其實,王姝也覺得這老頭兒有些行跡古怪。

這人自稱是個商賈,身上卻沒有一點商賈的圓滑周道。看得出來脾氣不小,說話做事頗有些頤指氣使的意思,但也不至於討嫌。王姝皺著眉頭打量了他許久,老實說,她很不想找惹麻煩。但看在他周身的氣質還算清正的份上,最終還是同意了。

“老先生是想做什麽,我管不著。但請你務必記住一點,不能牽連我們王家的鏢隊。”王姝答應了他,也不忘警告他,“你跟在我們身邊,切記多余的事情別做。”

老頭兒很是好說話的答應了。

既然是出門轉轉,王姝便也沒有乘坐馬車。就帶著幾個護衛一路從東城往北城走。自古以來,城池的建設上速來有個說法: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城池也是遵循了這個規矩,大部分的窮苦百姓都聚集在北城和南城。此次賑災的窩棚也設在了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