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入冬後, 西北冷得非常厲害。

不敢說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但也差不離。如今走出家門, 街道上都沒有多少人影兒。

莊子上早已經將今年的糧食全部收上來,又是一年大豐收。水稻和小麥的收成填滿了倉庫,油麻和棉花的收成也十分不錯。上半年糧食的短缺如今算是填補上了, 且糧食作物的品質儼然超過了去歲。下面為了糧食經常吵鬧的糧鋪的掌櫃們再沒了聲音。

大姑娘年紀雖小,出了事確實能頂得住。

糧食短缺補上了,他們不鬧騰了, 糧鋪的生意便恢復了正常。不過王家商鋪的生意還是受到了戰事和江南水患的影響。

為了安置韓家軍,王家鏢局進行了一次非常大規模的重組。

四個臨近涼州的州府為了能容納下這批人, 休停整頓了一個多月。之後又緊急支援江南災情, 王家掏了好大一筆銀子支援糧草、藥材和老弱病殘的醫療救助。不過生意雖然受到了影響,王家的體量還在。只要穩住局勢,慢慢還是能恢復過來的。

錢割舍出去, 並非完全無收獲。得益於王家的慷慨解囊, 如今王家儼然成了仁義、靠譜的代名詞。

好名聲的效益是隱秘且深遠的,這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緩慢發力、卻十分有力量的軟實力。只有在後世經歷過市場經濟時代, 才能明白這裏頭巨大的價值。

起先還有下屬掌櫃私下裏恥笑王姝小孩兒心性, 為了一些不值錢的良心,給那些素未謀面的窮苦百姓割了王家那麽多肉出去。得了空名聲, 半點實惠沒撈著, 得不償失。漸漸地, 他們發現王家名下的產業莫名地脫離了其他商家,高尚地獨立了出來。

百姓們對王家這個字號的信賴和寬容, 遠超市面上所有的商戶。基本上只要王家往後不作死,搞出特別損害人命的事情。王家字號無論開什麽樣的商鋪, 賣的什麽東西,都會有人來捧場。

對王姝做事態度持質疑態度的人感受到切實的好處,終於沉默了。

……這大姑娘奇奇怪怪的,做出來的事卻意外的出效果。

出不出效果,王姝的本意也不是為了搞噱頭。她是秉持著王程錦的教誨,實打實做了實事的。不過既然能創造出這樣的效果,她自然不會放棄擺在面前的機會。

古代沒有專利法,卻有老字號的概念。王姝琢磨著該給王家創立一個商標了。

若是能把王家這個品牌做起來,並且將王家誠信、仁善的精神貫徹到品牌裏去。將來都不需要太強的開拓者,只需要一個守城之人都能輕易讓王家維持幾十年。

而一個品牌最具象化的東西,就是商標。

王姝書法和丹青不是很擅長,也沒太多的藝術創新的點子。換句話說,她在繪制一個獨一無二商標上沒有本事。她不行,王玄之就更不行。王玄之的藝術天分完全遺傳了兩人的父親,幾乎等於沒有。

“要不然,姐姐你試試看找姓蕭的?”王玄之建議道。

王玄之在嚴先生和穆老先生兩人的同時教導下長進了許多,如今想問也越來越像一個成年男子。

他的這兩位先生是打心底推崇蕭衍行,在教導王玄之的時候,時常把人掛在嘴邊的誇。王玄之聽得多了,也知道他這位不倫不類的姐夫乃天縱之資。若非為君,不能閑雲野鶴,蕭衍行其實在書法、丹青、棋藝、琴藝、武藝、騎射上都頗有天賦。

無論哪一樣,若這位爺當真專注地鉆進去,都有能力做到頂尖。

“他會作畫?”王姝跟蕭衍行都這麽熟了,沒見過他作過畫。只知道他書法不錯。

“會。”王玄之點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據嚴老師說一畫難求,價值千金。”

王姝皺起了眉頭。

嗯,如果是這樣,這位爺……

“穆老先生不是也善丹青麽?”王姝試圖退而求其次,前幾次大出血的陰影一直在。

“老師確實擅長丹青。不過老師已經很多年不作畫了,不知還願不願意動筆?”王玄之擰眉思索片刻,“老師如今人在外地,等他回來,我倒是可以問問看。”

姐弟倆將這事兒就這麽說定了,王姝便又著手寫起了來年的測交計劃。

測交實驗是沒那麽簡單的。

雜交實驗需要經歷一個品種優選的過程,優選後確定具備能力保持植株。再通過連續回交不育系,找出具備恢復能力的植株。最後一步才是通過雜交恢復系植株選育出最穩定性狀的植株,確定良種。一種性狀的穩定需要至少八次以上的實驗數據支撐。

若只是一次兩次的結果,其實不具有說服力。

畢竟適應性和豐產性是水稻良種十分復雜的植株性狀。看似只有兩個特性,其實細分下來關系到的方面很多。品種對光、溫等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對當地病、蟲、逆害等的抵禦能力,品種的結實率,每一樣都需要大量的實驗現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