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九月中旬, 忽然開始下起了雨。且一下就是兩三天,天色瞧著十分不對勁。

王姝耐著性子看天氣,等了幾天才終於等來一個晴天。當下決定將原本約定九月的年度大會推到秋收之後, 先搶收田裏的糧食。涼州過去是很少有連續的大雨天的,這裏地處內陸,不太會受到洋流天氣影響。這接連的幾天下大雨天氣太反常。

怕糧食爛在地裏, 王姝只好召集人手進行搶收。

只要人手夠多,王家甭管多少畝的農田,想要一天之內將所有的糧食搶收上來是不難的。蕭衍行雖然抽走了一部分韓家軍, 但還剩不少人在。他們不僅打仗是一把好手,幹農活也一個頂一個的好用。

糧食收上來, 這一場連續了小十天的大雨就降下來。

天氣隨著大雨天一日比一日涼。才進入十月份, 涼州的天兒就冷下來。

推廣良種一事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農科屬的人不敢懈怠。蕭衍行在九月底的時候趕往了邊境。朝廷自打把任務甩到蕭衍行的頭上,就真的撒開手不管。蕭衍行不能不管此地百姓的生死, 自然要趕在寒冬來臨之前將一切邊防布置妥當。

他一走, 小半月沒有音信。

臨安縣這邊天天下雨,王姝就算有再多的事情也只能暫時擱置下來。好在冬日本就比春夏清閑, 許多重要的事情都會放在春夏解決, 倒也不會耽擱什麽。糧食搶收上來以後很多事就好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就是烘幹, 不然容易黴變。

為了保存良種, 王姝思索了一天, 命人將剛收割上來的新糧運送去涼州府曬幹。

這麽多糧食,至少曬四五個太陽才能妥善保存。

涼州府離得不遠, 且沒怎麽受到陰雨天氣影響。若是方便的話,王姝還打算在涼州府設一個與臨安縣試驗田這邊相同標準的莊子。

王家在涼州府也有幾個大糧倉, 基本可以放得下。

再來,蕭衍行的身份漸漸恢復,不可能一輩子縮在臨安縣這個小地方。涼州的州府才是政治權利中心,將來時機成熟,蕭衍行肯定是要舉家搬來涼州府。王姝留在臨安縣不走這事兒不切實際,那一些事也得提前打算。試驗田可以另置,人手也可以重新安排。不想臨時出現紕漏,所有事情都提前考慮清楚。

“主子,可要另置宅邸?”林二算是初初走到王姝身邊的三個人裏,最懂王姝性情的人。雖說皇長子殿下肯定會為自家主子操持,但哪有自己親手置辦的東西更貼心。

王姝確實有這個打算,宅子和莊子都得自己置辦一套。

除此之外,就像她爹打小為她考慮一樣,王姝也打算給從兩個孩子一歲起,每年給他們置辦一些東西。這樣長年累月下去,將來也留下一個可觀的私庫。

“除了宅邸,也需要一個跟這邊一樣的田莊、十畝左右的水田。”

王姝於是將該準備的東西,一樣一樣的列明了。林二拿到清單便立即下去操辦。

林二曉得王姝要農田所謂何用,自然清楚這田產挑選要比農莊精細得多。他對田地裏的活計不大懂,為此還專門去請教了種田幾十年的老農跟他一起去看。至於置辦兩個孩子私庫的事,就交給汪老三去。汪老三雖不如林二腦筋賺得快,卻是個十分謹慎細心的性子。他經手操持的事情,甚少會出錯。

吩咐完,王姝專門去莊子上走了一趟。

糧食收上來的沒兩日,農科屬的那幫老頭兒火急火燎地趕過來。就為了親眼看一看試驗田的總產量。雖然王姝已經言明,稱重要等到曬幹後。糧食脫水以後的重量才是市面上承認的斤兩,他們卻等不及曬幹。急急忙忙地就像讓人稱重,給他們一個確切的斤兩。

王姝沒辦法,就讓人給稱了一下。

不得不說,沒曬幹的產量十分驚人。一塊試驗田的畝產量達到了一千一百多市斤。這重量曝出來,幾個圍著稻籮的老頭子給激動的渾身直顫。華勝英老頭跟穆老先生兩人當場就抹了眼淚:“真有這麽多!還真有!比老夫料想的還多出一倍!王先生真是了不起!”

“曬幹了斤兩要縮水的。”王姝的試驗田用肥非常多,基本沒有缺肥的情況。產量自然比家中田地裏的要大。若是農肥能夠量產,普及,讓下面的農戶也能用到,糧食的產量能立即翻一番。

穆老先生手一擺,激動道:“縮也縮不了多少,曬幹了也少不得有八.九百市斤!”

……確實。一般稻子的含水量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便是曬幹,也最多縮水二百市斤。何況稻子不能曬得太幹,太幹易碎。

曬個四五個大太陽,就足夠保存。

水稻的畝產量驚人,小麥的產量要差上不少。但收上來的畝產量已經是別處畝產量的兩倍以上,再貪心也不得不說這個產量是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