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病重,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朝政的主理大權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蕭承煥的手中。

如今大明宮內外守備森嚴,每日除了太醫和伺候的宮人能夠進出。其他人一律不準進入。蕭凜煜在幾次受挫以後,沒有再來。反倒素來沒什麽存在感德妃, 以親手做了皇帝最愛吃的吃食帶來幾次探望,但依然被人給攔在了大殿門外。

大明宮中如今是什麽情況,除了蕭承煥和守衛, 旁人不得而知。

德妃為此不知‘病’了幾場,高家老夫人和高家嫂子來回以看望的名義進宮多次,但商量許久依舊無果。五皇子終究是根基太淺。哪怕最近有些名聲, 依舊不敵早為東宮之主蕭承煥。

不能跟蕭承煥硬碰硬,便只能安分地等待時機。

德妃氣不過, 有沒有辦法, 愣是假病都氣成了真病。

天知道她盼望這一點有多久了。按捺住野心苦等機會,好不容易事情往她期盼的方向走。只要再給她幾年時間成長,五皇子必定能取而代之。結果就這麽不湊巧, 素來身體康健的皇帝竟突然之間病重了。五皇子還沒成長起來, 這叫她和五皇子以及高家眾人該怎麽辦?

五皇子一脈猝不及防的同時,又暗自嘔心不已。心裏不願接受這個結果, 就只能找各種理由尋求突破。德妃自然是不相信事情這麽巧的, 她打死也天底下有這麽多巧合。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必定是有人暗中搗鬼。

旁人不知, 後宮的老宮妃卻十分清楚的。皇帝此人雖性情陰晴不定, 卻算得上潔身自好。這麽多年以來,他既不好女色, 也不酗酒,更不會沉迷求仙問藥。有常年習武的習慣, 身體強壯不輸年輕人。可以說,他甚至比起疏於煉武的皇子都要康健。

這樣的人,不可能突然生病。且正好二十多位太醫都查不出病症。天底下當真有這麽離奇的病症麽?一個太醫看不出來,二十多個太醫都瞧不出來?

就算有這種稀奇的病,德妃也不信。

“陛下生病一事必有貓膩!”德妃不願相信這個現實,暗地裏想辦法打聽大明宮的情況。

事實上,不僅德妃和高家人在打探,朝中不少人都在密切關注著皇帝的身體狀況。

因為皇帝昏迷不醒,太子蕭承煥監理朝政。

太子蕭承煥此人睚眥必報,接手政務的第一件事並非是處理這段時日堆積的政事,而是在朝堂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人事變革。

曾經江南賑災款貪汙案,皇帝出手整治蕭承煥時,東宮被墻推眾人倒。不少人趁機落井下石,叫蕭承煥吃了好大的虧。之後蕭承煥試圖拉攏一些人被拒之門外的,蕭承整記恨在心。抓到機會,他自然要整治這些與他不對付或者曾給他使過絆子的人。

蕭承煥打擊報復的手段十分不入流,且下手極狠。一時間鬧得朝堂亂成一鍋粥,人心惶惶。

且不說蕭承煥這神來一筆,讓為他耗盡心血爭取到如今局面的孟家氣得吐血。孟浩更是因此病倒了。就說朝堂上突發變故,也打亂了不少人的計劃。

尤其是最近跟高家走得頗近,正試圖供五皇子上位的人。

他們原本想著慢慢扶持五皇子起勢。暗中積蓄力量,只等時機成熟再與東宮慢慢計較。誰知蕭承煥根本不給他們思索成長的時間。他這肆意妄為的升貶,讓許多人都措手不及。甚至有些中立的人都被迫站了隊。蕭承煥可不是那等會與人好好說話的人,若不站隊,他就貶官。

前朝後宮都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不少人被轟去了冷板凳。德妃、高家人也是被逼到了份上。

五皇子才積攢出來的好名聲,一夕之間恍若不存在。如今京城內外,再沒有人敢誇贊五皇子天資聰穎,更沒有人說他跟開國皇帝相似,乃是開國皇帝的轉世了。

傳言這種東西一旦沒有人提及,慢慢就會被人遺忘。

文雅聰慧的五皇子仿佛曇花一現的煙花,很快又回歸了透明。

蕭承煥為人一向狠辣,下手也從來不留後路。

因蕭凜煜進入南書房讀書是皇帝的口諭,他身為人子不能違背。蕭承煥卻以皇帝病重而他如今政務繁忙為由,命人強制關閉了南書房。如今南書房的先生們若要教導太子政務,只能去東宮。蕭凜煜能進南書房,卻不能隨意出入東宮。東宮是蕭承煥的住所。

沒有了進入南書房讀書的權利,蕭凜煜所謂的天資聰穎也成了一場泡影。先生們看出了太子心中忌諱,再沒人不怕死敢去教導蕭凜煜。除此之外,他大理寺接觸卷宗一事也頗為受阻。

蕭凜煜進入大理寺是皇帝的口諭,蕭承煥沒有恰當的理由,是不能阻止他進出大理寺的。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體,蕭承煥不阻止他去,卻以太子之威向大理寺官員施壓。不允許他們讓蕭凜煜接觸重要卷宗,更不允許蕭凜煜摻和重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