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冬日裏大雪封路, 寸步難行。張江等人趕到涼州府已經是兩個月以後的事。

京城又是騷亂的一年。

年關在即,皇帝沒有著急立即處置蕭承煥。而是先肅清了朝堂,將太.子.黨一眾拔除。三皇子六皇子連夜跪在大明宮外, 為太子求情。希望皇帝能看在父子親情的份上,能對蕭承煥網開一面。

皇帝卻沒有召見他們,冰天雪地的時節任由他們在大殿外。也不準任何人求情。

兩人不吃不喝跪了兩天兩夜, 最終在一個大雪天昏倒了。皇帝從始至終不曾出來過問過,只打發了宮婢出來將人擡走。兩人走後,大公主也來了一次, 不過沒進去。

她比兩個兄弟聰明些,知曉他們此時求情也無用。太子所犯的乃是弑君之大罪, 是給當今皇帝下了毒。這等重罪是必將會被記入史冊, 遺臭萬年的。何況他們的父皇並非那等寬宥之人,素來狠辣。蕭承煥不顧父子親情,父皇也必定會以牙還牙。

與其給太子求情, 將自己也搭進去, 不如多擔心擔心父皇會由此遷怒他們。

大公主此行過來,是不得已來這一趟。不來會顯得她不顧念手足之情, 格外冷血。

蕭承煥最終還是被處死了。

正月過去之後, 大理寺當眾宣布了太子的諸條罪狀。太子所犯之罪,罄竹難書。皇帝當眾宣布了賜死。並將蕭承煥這一支所出的後代逐出蕭氏皇族, 世世代代貶為庶人。蕭承煥其實並未有子嗣留下, 但皇帝下手足夠狠辣, 直接從根子上斷掉了蕭承煥在外有私生子的可能。

東宮被處置,東宮一脈的人自然一個不留。

所有求情之人被視作同謀論處, 連帶著為蕭承煥求情的三皇子和六皇子都受到了連帶懲處。皇帝將兩人草草地封了王,賜了封地。毫不留情地斷掉他們成為太子的可能, 全打發出了京城。

三皇子賜封號為錦,封地乃幽州苦寒之地,食邑僅僅三千。無守衛,也無賞賜。六皇子賜封號晉,封地乃南嶺蠻荒之地,食邑同樣三千。無守衛,亦或者賞賜。兩位皇子籠罩在蕭承煥的陰影之下多年,還沒有抓到冒頭的機會就已經被牽連的徹底斷送了登上大寶的可能。

且不說兩人有沒有為替蕭承煥求情後悔,皇帝下令讓他們即刻啟程離京。

大公主倒是逃過了一劫,沒有受到太大的虧待。但由於她母妃皇兄的種種錯,如今寵愛大不如從前。

大公主今年翻過年已經十四歲。在時下,這個年歲正好是議親的年紀。

一般來說,官家女眷十三四歲會相看夫婿,議親,十五歲及笄,十六歲出嫁。宮廷的女眷寬泛些,能拖上兩年,大多十八歲娶駙馬。不過大公主因受到蕭承煥之事的影響,皇帝在她的婚事上沒有那般用心。讓內務府送了畫冊後,隨手指了個人便安排她遠嫁。

皇帝對公主到底比對皇子多一絲耐心。哪怕隨手選的人,也還算不錯。

此人儀表堂堂,年紀比公主大上十二歲,乃是六年前的金榜榜眼。皇家嫁女自然不能寒磣,皇帝並未在財帛和規矩上委屈大公主。千裏紅妝,同樣也賜了公主府和食邑三千。

大公主被分出宮,只等十五歲及笄後從公主府出嫁贛州。

大公主一被分出去,宮中只剩下二公主一個女兒。

王如意等了這麽久,總算是等到了好機會。沒有了大公主在前阻礙,二公主便能獨得恩寵。不過王如意也知曉皇帝如今身體尚未恢復,不敢輕易去大明宮打攪皇帝修養。但為了讓皇帝對二公主的寵愛不減,她買通了大明宮的宮婢,讓他們時不時提一嘴二公主。

這般時常提起,皇帝才會不忘了二公主。將來皇帝身體恢復了,皇帝才會想起興慶宮。

王如意的算盤打的嘩啦啦響。私下裏卻一點小動作不敢有。

她如今算是學乖了,也徹底看明白了。皇長子看似不在京城,實則在後宮的勢力不小。當初能在太子把控京城的情況下,悄無聲息地拔除太子所有的暗樁,實在是神通廣大。怪不得當初她膽敢拿小郡主作筏子會遭遇那樣的制裁。王如意甚至懷疑,若她敢有異心,皇長子能讓她們母女橫死在深宮。

知曉這一切,王如意膽戰心驚的同時,格外老實本分。她如今不僅不敢有小動作,還暗中幫著王家遮掩痕跡。所有跟王姝扯上關系的事,她都盡心盡力地去遮掩和周旋。

她做這一切,就是為了讓藏在暗中的勢力看到。讓那些人明白,她跟他們是一條線上的人。

王如意做的還算成功,至少興慶宮安然無憂地度過這一次危機,甚至還獲得了一些潛在的好處。這一點就證明了她的選擇和認知是正確的。

興慶宮的平和與長樂宮的寂靜無聲成了宮中的風向標。所有人都指著這兩個宮的主子動作而看形勢。這兩個宮安分下來,其他人就更不敢興風作浪。一時間,後宮壓抑得仿佛置身於雷雲之下,高聲都能引火燒身似的。唯一熱鬧的,只有德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