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成就點爆漲

沐陽驚喜地打開閱讀系統,突然發現成就點多了7點!

【閱讀系統】

沐陽

19歲

沐陽點開詳情查看,發現有幾條系統提示!

【系統提示:你的論文《淺談堆焊STL6新工藝》通過審核,計劃在下一期期刊定版出刊,獲得成就點1;

《鈷基合金的焊接技術研究》通過審核……獲得成就點1;

《一種新型熱絲自動TIG焊技術》通過審核……獲得成就點1;

《堆焊STL6焊接參數溫度場影響的有限元分析》通過審核……獲得成就點2;

《基於等離子堆焊STL6焊接變形有限元數值模擬分析》通過審核……獲得成就點2;

《Study on surfacing of hard surfacing materials based on PSW》通過審核……獲得成就點2;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STL6 with different welding thickness》通過審核……獲得成就點2。】

……

沐陽看完系統提示,恍悟明白,原來是他提交的論文通過審核後,得到系統認可了。

前兩天還有些忐忑不安呢。

而且,只要通過審核,計劃出刊,系統再認可後,就能獲得成就點,不必等到實物出刊才行。

論文能獲得成就點,沐陽很驚喜,今後獲取成就點的途徑就多了一項。

但他有些疑惑,論文通過審核這麽快?

他真有些不相信,他可不認識什麽雜志社編輯和專家幫他快速推薦審稿人呀。

雜志社編輯要為論文尋找兩到三名行業審稿人,審稿人一般是行業大牛,期刊越牛,審稿人越牛叉,但要抽出時間來審稿,反饋意見。

如果有大佬幫沐陽推薦給審稿人,稿件傳到審稿人面前的過程就縮短。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審稿過程。

一般來說,從提交論文到審稿人初審,初審完之後把修改意見轉給編輯,國內雜志審稿人一般是盲審,看不到作者信息(雜志不同,要求不一樣)。

編輯就是信息傳遞者,橋梁。

編輯把審稿人的意見反饋給沐陽,沐陽按照審稿人的意見進行修改。

修改好之後,把論文提交給編輯,編輯再轉給審稿人再次審稿。

如果倒黴,說不定審稿人還要求作者再次進行修改。

所以,審稿人審稿周期比較長。

整個周期不到一個月就通過審核,不是一兩篇,而是一下子通過7篇,沐陽感覺效率很快,感覺系統幫他開掛了。

但突然間,沐陽發現一個很不爽的問題。

他之前就有11點成就點。

但這裏已經通過7篇論文,系統提示獲得成就點累積11點,但只算7點成就點?

被系統吃了4點?

沐陽再拉下成就點提示,終於明白了為什麽被系統吃掉4點成就點。

【系統提示1:你的論文發表內容存在同質化,根據等離子噴焊的技術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此項技術,可獲得最高成就點5點。】

【系統提示2:你的論文發表內容存在同質化,根據熱絲自動TIG焊的技術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此項技術,可獲得最高成就點2點。】

他一共發表了10篇論文,都在不同期刊,還有兩篇正在寫,的確是同質化嚴重,被系統吃掉成就點也正常。

想通過水論文獲得成就點?

行不通了!

沐陽點開電子郵箱,發現一共收到十幾封關於論文的新郵件。

看了一會郵件。

果然,他發出去一共10篇論文,其中7篇通過最終審核,還有一篇需要修改再重新提交,2篇被拒稿。

被拒的一篇,投的是SCI檢索三區。

原以為通過希望很大,可事與願違,沒那麽容易。

通過審核定版的7篇論文,其中5篇都是編輯讓沐陽小修過的,幸好都不是大修,這也是緣於沐陽撰寫論文的寫作水平高,學術水平不錯,論述正確,實驗數據合理充分,內容創新,另外兩篇論文是直接通稿,這比較少見。

編輯回復審稿人意思讓他小修改,說明基本通過審稿。

越是牛叉的期刊,審稿越嚴謹。

沐陽此次通過審核的7篇論文,其中有兩篇發表所在的期刊是SCI四區水平,值得慶祝。

SCI四區水平,一篇2個成就點;

中文核心期刊,一篇也是2個成就點;

非中文核心期刊,一篇就1個成就點,那也不錯。

本來還想繼續刷等離子噴焊和熱絲自動TIG焊的論文,如今真沒必要了。

一下子通過7篇論文,效率恐怖。

但細想,從開始研究設備到論文最終通過審核,其實是經歷了四五個月時間,周期也不短。

他把論文撰寫和英語都刷到五級水平,這也是論文寫作效率高的重要原因。

其實,沐陽的編寫論文效率,也不算什麽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