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院領導參觀星海機械

大家喝茶聊天,又聊了幾分鐘,候院長問沐陽:

“小陽,我看這會時間才下午四點鐘,方便到你的機械公司參觀嘛?”

“哈哈,當然方便,歡迎領導蒞臨公司指導工作。”沐陽沒多猶豫,真誠歡迎,他是真心希望院長能發現些問題,幫他挑出來。

候院長儒雅回道:“我對商業不通,指導的話不敢說,就是想去學習取經。說實話,也好奇你的公司。”

“兩位領導謙虛了,你們見多識廣,我要學習的地方還多,況且我自己做為局內人,有問題不一定能看出來,下屬對高層,可不是什麽話都敢說的。”沐陽謙虛說道,

“就是公司有些簡陋,還是租別人的廠房,就是怕招待不周。”

侯院長說:“月營收上千萬的公司,業績比空有架子的公司強太多了,你就是發展得太快,沒來得急建立自己的廠房。我們就普通人,又不是國家領導,用不著招待。”

“好的,好的。”

沐陽點頭,拿出手機給人事打個電話,讓人事部準備些水果和茶。

“小陽,不要那麽折騰。很多企業家最怕經常官員來公司檢查,把公司上下折騰,沒心思放在正事上,最後毀在對外招待上。”

“院長提醒得好,我以後碰上這種事注意點。”

幾分鐘後,眾人來到思學樓樓下。

準備一起參觀星海機械公司的人員有院長、書/記,秦健,還有得知消息後,來湊熱鬧的兩個副院長,一共五人。

沐陽開著自己車載三人,開在前方帶路,院長和費書/記另開一輛車。

“沐陽,托你的福,我還是第一次坐這種豪車。”秦健坐在副駕駛室上,樂呵呵地說。

“這車就是寬敞,就是太貴了,上百萬。”坐在後座位的一位副院長笑道。

沐陽尷尬笑道:“當初也就是虛榮心作怪,買了這車。”

但他買SUV還真沒錯,要不然,老家裏那破路開轎車絕對把他折騰煩死。

秦健說:“談生意嘛,你配輛好車準沒錯。”

“是這個道理。”

沐陽贊同。

有的人認為,車相當於門面,好車給別人的感覺也比較有實力,放心合作。

現在是經濟時代,什麽樣的配置顯示什麽樣的地位,門面很重要,大家難免會帶有色眼鏡看人。

當你沒有實力和名氣的時候,只能借助一些高端品牌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等你有了名氣,你騎自行車去談生意,別人也會說你那是愛運動,討厭開車。開國產車,別人也會說你那是愛國。

沐陽也不敢在兩位副院長面前體現豪車的優越感。

其實上,這些教授並不缺錢,一兩百萬的車就難說了,但六七十萬的車子還是買得起的,就看他們敢不敢買,或舍不舍得買。

做科研的教授並不缺錢,越牛的教授越有錢,做科研項目還有提成。

科研經費提成的做法,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為了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高校開始鼓勵教師“積極申請課題”,教授更是成為大學申請經費的籌碼和“搖錢樹”,以課題經費提成來提高待遇由此肇始。

與此同時,不同學科獲取課題經費額的差異巨大,在較好的大學,理工科一個大項目就幾百萬到上千萬元,人文學科一個課題能拿到幾十萬元的就算不錯,基於同樣比例的提成也加大了教師收入的不均衡。

一邊是高校經費不斷增長,一邊則是教授基本工資增長有限,在這樣的體制下,個人創收變得順理成章:開辦公司、校外兼職走穴,有的教授每年的收入可高達數百萬元,掙得盆滿缽滿。

在這種體制和環境下,又有多少人能像能堅守學術呢?

近些年,各大學出台了各種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想“撈錢”難度大增。

前些年熬出頭的理工科專家,不少人富得流油,只是低調。

只是管理得不好,出現了一些科研蛀蟲。

但不管怎麽樣說,人都是有物質欲望的,用提成來激勵科研,利大於弊。

不能因為某些蛀蟲而否定科研提成的作用,只是說沒管理好而已。

以上只是沐陽的個人看法,也許有偏見。

廠房位於西湖雙浦鎮,離學校兩三公裏。

幾分鐘後,兩車開到星海機械廠,車子直接停在辦公樓前。

“小陽,你這公司規模可不小嘛?十幾畝有吧?”

“十三畝多,地方不夠用了,過段時間就找個地方建自己的廠房了,幸好不是密集工業,全是半自動化設備,需求人員少。”沐陽回道。

此時有五輛貨車停在廠房前,叉車幫忙卸貨或上貨,還未進車間,就看出公司一片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