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合作達成

“哎,好吧。”

柳春風沒多掙紮,很快同意沐陽提出的價格。

原材料成本透明,很容易計算出來。

低價段采購,原材料成本就低許多。

還真擔憂沐陽要求降價到245元/KG,以當前鈷價,利潤微薄。

以星海機械公司的采購量,245元/KG他不賣,總有競爭對手賣,那就失去了沐陽這個大客戶。

只要大客戶在,等鈷價跌一些,以後想賺回來還是容易。

柳春風有些苦澀,鈷價在40萬每噸時囤積了不少,還沒消耗完,以為跌到頭,但想不到今年一月份更是跌到28萬元/噸,卻沒多少資金囤積了。

去年08年四月份的87萬元/噸的高價可嚇怕他了,幸好前期囤積了不少,賣掉大賺一筆。

鈷價波動太大,太折騰他們這些生產廠家了。

國內生產鈷基焊材的焊材廠家不多,榮太公司的競爭對手是同城的一家焊材廠。

柳春風自知自家事,隨著設備越來越先進,工藝技術不斷提升,生產鈷基合金焊材也不難,只是這行業市場規模不大,而且他們占據市場大部分份額。

就如星海機械公司,每月消耗量已經達到30噸,一年一億元的STL焊材采購量,完全可以自己買設備生產,或者入股他的競爭對手。

所以,柳春風擔憂沐陽甩開自己,然後自己生產或入股競爭對手。

但他不願意沐陽入股他的公司。

實際上,柳春風不知道的是,沐陽已經計算過鈷基合金的生產制造利潤,根本無意進入這行業。

而且,沐陽會給柳春風一定的利潤,支持他們公司繼續開下去。

但這種事,沐陽也不會告訴柳春風無意進入這行業。

有競爭危機,才會重視大客戶的合作,才能保證焊材質量。

商議好的價格都是口頭協議,星海機械公司下采購合同時,榮太焊材公司自然會把價格降到250元/KG。

這種交易默契,靠的就是雙方老板的誠信。

在國內做生意沒誠信,生意做不長。

聊完焊材價格,大家就輕松多了。

沐陽就焊材質量提出兩個要求:“柳總,我有兩個要求。

第一是STL6合金粉末的顆粒均勻度,還有待提高,否則很容易堵槍;

第二,不能給我們混搭質量差的批次。”

哪怕同一廠家,同一品牌的焊材,質量都有三六九等,因為每個生產批次的產品會有差異。

“沒問題。”

柳春風應承,向坐在旁邊的田剛說,“沐總提的要求,田總你落實下去,特別剛才說的粉末顆粒均勻度,讓技術部立項改善。”

田剛點頭:“沒問題,顧客的要求,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沐總,你就一百個放心吧,如果有焊材質量問題,隨時退貨。”

柳春風若有若無地笑:“沐總,聽說你們還代工堆焊蒙乃爾625鎳合金?”

“是的,我知道柳總你的意思,我們對625鎳合金焊材要求高,我就直說了,你們的625焊材遠遠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沐陽回道,“除非你們的625鎳合金焊材質量能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會選擇性采購。”

其實他不想把焊材供應商全定在一個廠家,單一供應商會有很多弊端,不利於價格談判,供應鏈斷裂的風險大。

多供應商的好處就是能通過價格和質量的對比,擇優而取,通過同行競爭,可以找出最經濟實惠的產品。

有了競爭,價格談判是就有了更好的籌碼;

另外,由於有了同行競爭,供應商才會時時檢討自己的服務態度和產品質量。

同時,由於渠道多元化,萬一某一供應商出現問題時,可馬上采用預備供應商來供應,降低因延遲交貨帶來的采購風險。

當然,多供應商也有弊端,不利於供應商管理,一樣產品會選擇兩三家,而不是供應商越多越好,各家質量參次不同。

現代企業一般都會采用多供應商模式,以應對供應鏈斷裂的風險,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怕價格高,最怕被上遊突然斷供零配件或原材料,耽誤自家公司沒法生產。

沐陽不願意在榮太焊材公司采購鎳基合金,主要是他家生產的鎳基合金焊材比不上他們采購的京群。

國內焊材廠家有很多廠家,每家擅長的領域都不一樣,也許這家碳鋼焊絲不錯,但不銹鋼焊材就不行。

柳春風聽沐陽語氣,田剛跟他說過星海機械的625鎳合金是京群,知道自家鎳合金與京群的差距,目前不再強求關於鎳合金的合作。

商談不到一個小時,合作的事就定下來。

沐陽參觀了榮太公司生產車間,然後陪柳春風和田剛吃了一頓飯。

下午,沐陽拜訪申城的兩家合作閥門廠相關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