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二保焊機進展、員工級別劃分方法

沐陽和周晨到的時候,有幾名研發人員正在測試焊接。

現場一共組裝了兩台焊接專機,專門焊圓周環焊縫,還有兩台半自動焊,用於手工焊測試。除此之外,還安裝有松下、林肯等國外品牌的焊機。

研發新產品,都會買一兩台同款類型較好品牌的設備回來對比研究,看看別人家的產品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

通過對比,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焊接專機的試焊樣品為板厚為2毫米、直徑250mm、長200mm的桶體,焊對接環焊縫,這一類產品用得非常多,比如管道對接焊、壓力容器筒體對接環焊縫、汽車維保用品的接油機和噴砂機桶體環焊縫等等。

沐陽和周晨到的時候,現場研發人員緊張起來了。

這可是公司第一第二大佬,不得不重視他們的意見。

特別是老板,正在研發的設備,都是老板給的技術資料,比他們還熟悉情況。有時候一些高深的問題,他們很久搞不透,還不得不請教老板。只是老板比較忙,他們有時候也不好意思請教老板。

他們項目組一共30名研發人員,成立沒幾個月時間,目前團隊磨合得還不錯,沒有什麽勾心鬥角的事,也是老板每次強調的,說搞科研的,不要抱著這種心思,一定要團結,沒有誰可代替不了,要不寧願清理出去。

“董事長好,周總好。”

沐陽和周晨走過他們時,這些研發人員停下手頭的事向兩人打招呼。

沐陽微笑點頭:“嗯,大家辛苦了,我和周總過來看看情況。”

說完後,來到一台焊接專機前,這裏安裝有一台6000幀工業高速攝像機,用來專門拍攝捕捉焊接時電弧熔滴的熔斷動態和頻率。還有電弧波動測量儀,專門記錄焊接時電弧變化情況及電弧穩定性。還有其他罕見的測量儀器。

焊接應用人員如焊工和焊接工程師不會接觸到這些儀器,也只有搞焊機測試才會用上這些東西。

這些儀器,都是沐陽要求采購的,他自己也會用。

沐陽大概掃視下現場,問幾名研發人員:“焊接時,電流和電壓波動有多少?”

“電流浮動10.0A之內,電壓±0.1。”一名資深工程師恭敬回道。

“嗯,這屬於比較好的情況。”沐陽點頭分析道,“哪怕是國外品牌焊機,也極少能把電流控制在10A之內,電壓倒是有可能。一般焊機在20A範圍內都屬於正常,要是浮動幾十A,電壓浮動超過5V,焊機肯定不好。

電流和電壓不穩定,電弧就不穩定,那麽焊縫質量肯定不穩定,飛濺也很多。”

焊機要測試的項目很多,比如電流電壓穩定性、焊接運行時的振動情況、噪音大小、電弧穩定性、熔斷情況和頻率、電弧防電磁幹擾等等,多達幾十項。

現場的研發人員都靜靜地認真聽老板說,老板每一次分析,他們都能從中學到不少知識。

老板說的這些知識,找資料是找不到的,肯定是老板自己觀察總結出來的。

大家從心底裏對老板非常佩服,個別人對老板還有一絲崇拜。

他們知道公司的激光器是老板研發出來的,那可是世界頂尖水平。

在大多數員工眼裏,沐陽是集團的老板。

但在這些研發人員眼中,沐陽就是科研妖才,在機械行業方面,可以說是無所不能的,這可是激光項目組的專家,還有汪海博士和莫秋博士說的。

他們弧焊機項目組30人,帶費飛共4名博士,16名碩士畢業生,其余為本科生。

本科生畢業五年以上,研究生畢業一年以上,才敢自稱工程師,必不是一定要有中級工程師證才行。

【在星海集團,已經有新的員工級別劃分方法,P是技術路線,有些類似阿裏劃分法。

P1-P2=技術員(大專生)

P3=助理工程師、技術員(一般二本畢業生、工作2-4年的大專生)

P4=助理工程師、技術員(211本科畢業生、畢業一年內的研究生)

P5=工程師(畢業五年以上本科生、畢業一年以上的研究生)

P6=高級工程師;P7=專家;P8=高級專家(莫秋)

P9=研究員(汪海、費飛)

P10=高級研究員;P11=科學家

P12=首席科學家

P13=沐陽

技術部目前共有72人,其中P9研究共2人,P7和P8專家共4人,P6高級工程師共12人,P5工程師共26人,P4助工共25人。

同時對應P級還有一套管理層的機制在:

M1=P6 主管

M2=P7 經理(生產副經理、質量經理)

M3=P8 資深經理(生產經理、技術經理)

M4=P9 總監(副總張蕭峰)

M5=P10 資深總監(周晨、楊海)、子公司總經理

M6=P11 集團副總裁及其它O;M7=P12 集團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