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141億元!小目標火了!

5月13號,楊念回到H城,向沐陽匯奈雪工作和風投情況。

截至今天,奈雪一共擁有145家門店,以及十幾家位置不錯的實體店鋪。

單店月營業額從上個月的280萬元降到265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35萬元,估計未來幾個月還會繼續下降。這個月雖然比上個月多開了15家門店,但稅前利潤卻是一模一樣。

離上次股份轉讓接近兩個月時間,奈雪估值略有上漲,幾家風投估值165億元到175億元之間。

沐陽知道,是時候該轉讓股份了。

不能再等了!

“楊總,那就開始和風投開始接觸談轉讓股份吧,盡量在近期完成轉讓,以免夜長夢多。”沐陽眼神掠過一絲擔憂,思索之後,很快下決定。

“可以,我也覺得是時候了。”楊念贊同老板的說法,“我建議盡量股東內轉讓,如此就不需要經過其他股東同意,效率快一些。”

“那行,你盡量促成吧。”沐陽同意,只要盡快轉讓完成,少賺一點也沒什麽。

兩天後,5月15號。

沐陽和紅杉資本談成股份轉讓,奈雪公司估值170億元,沐陽轉讓15%股份,宋雪露4.706%,雙方共拿到33.5002億元;

5月16號,沐陽再與IGD資本談成合作,奈雪公司估值168億元,轉讓15%股份,拿到25.2億元;

5月18號,沐陽再與經緯創投談成合作,奈雪公司估值172億元,轉讓13%股份,拿到22.36億元。

紅杉資本有意當大股東,在5月19號,以奈雪估值170億元,收購完沐陽剩余的股份,然後再從天遠創投那裏溢價收購15%及楊念剩余的0.1%。

如此,紅杉資本共持有60%股份,成功控股奈雪。

幾天時間,沐陽共轉讓54.242%股份,再加上宋雪露4.706%股份,兩人共拿到100.1716億元。

沐陽再轉給楊念3400萬元,他實際拿到91.8314億元,宋雪露拿到約8億元。

奈雪公司從去年4月份開始營業,沐陽陸陸續續投入資金不到一億元,後來奈雪發展都是靠自己造血。

才一年零一個月時間,沐陽投資奈雪,包括宋雪露股份部分,兩人共賺到稅前約141億元。

沐陽能賺到這麽多,主要是利用了前世的記憶,第一個吃到了螃蟹。

幾天時間,奈雪的大股東不再是沐陽,而是大股東紅杉資本,奈雪的股東變更消息被曝光之後令多家媒體及網友震驚了,在5月20號,直接登上國內幾家門戶網站熱點新聞。

楊念向奈雪股東會辭職,由紅杉資本挑選出來的職業經理人上任總經理。

沐陽按照之前和紅杉資本商談的,答應出席紅杉資本召開的媒體新聞發布會。

畢竟奈雪老板和副總換人,是隱瞞不了多久的,如果沐陽不及時申明,極有可能會引起奈雪內部動亂,這是沐陽不願意看到的,畢竟奈雪的員工都是華國人,很多人靠奈雪公司吃飯。

奈雪沒落是另外一回事,這是他沒法阻止的事,誰也沒法保證一家公司永遠不衰落。

5月22號,紅杉資本在H城希爾頓酒店會議大廳舉行奈雪媒體新聞發布會。

紅杉資本華國總裁布朗(Brown)是個華國通,將和沐陽一起出席新聞發布會,一起穩定奈雪員工的心態。

早上十點鐘,媒體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

發布會桌上,只有沐陽和布朗兩人出席,現場來了十幾家媒體采訪。

主要是沐陽比較有名氣,媒體比較關注這個年輕富豪的生活。奈雪估值近二百億,突然轉讓公司,很讓人迷惑不解。

布朗說道:“我在華國生活了很多年,我可以說是半個華國人,對華國是有感情的。”布朗開始打感情牌,他最怕奈雪員工大批辭職,影響奈雪正常運營,然後影響到上市。

紅杉資本想吞下奈雪這塊大蛋糕,他們內部經過分析,如果資本運作得好,覺得奈雪上市後股票暴漲不是問題。至於上市後如何套現,他們自有辦法。比如,他們可以和其他機構進行股份置換,或者股份質押。

換作是沒有資源背景的沐陽,上市後,想在限售期內套現可沒那麽容易。

布朗接著說:“奈雪除了副總經理楊念辭職,其他中層領導和門店店長將維持目前情況,不會更換領導層,同時保持目前奈雪的薪酬和福利水平,這是我們紅杉資本向奈雪全體員工承諾的,也是向奈雪前總經理沐陽先生承諾的。

奈雪成功上市後,我們股東會按照和沐陽先生的協議,將物質獎勵彌補對奈雪有貢獻的員工。”

記者向布朗問了兩個問題後,轉問沐陽。

“請問沐先生,你為什麽要賣掉奈雪?難道你不看好奈雪的發展嗎?”網一的財經欄記者問道。

“奈雪目前發展良好,利潤率極高,但我個人精力有限,目前全身投入到科研和星海集團事務當中,與其管不到奈雪,還不如把它賣掉,給有精力和有興趣的機構去管理,我相信,在新領導的帶領下,奈雪發展會更好。”沐陽有些“遺憾”、“無奈”地說,“但說實話,對奈雪來說,有我跟沒我,根本沒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