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螺螄粉突然火起來了

有些觀眾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竟然在網店上看到有星螺牌螺螄粉的官方旗艦店。

129元/10袋!

竟然沒有單袋賣的,只有一小箱十袋。

一箱五袋也行呀,太特麽的貴!

雖然理解包運費,但一下子要出129元真的肉疼。

買不買?

有的舍得下單,有的不舍得,哪怕是單袋也要12.9元,真貴。

在外面吃碗面也就幾塊錢而已。

桂省的人,看到這個價格的確吐槽了:這老板好好做生意呀,我們這裏只賣幾塊錢一碗!

但是,其他省份的人,當地是沒有螺螄粉賣的。

有些觀眾再查找其他的螺螄粉,竟然沒有袋賣,只有星螺這個品牌,公司是綠城星海食品公司,就是沐陽那個公司的。

一邊罵沐陽黑,一邊下訂單。

但是,有些觀眾還是舍不得下單,但又想品嘗一下。

不知道超市有沒有賣,有些人就去小賣部或超市找,但也沒找到。

真如那個沐陽所說,市場上還真不好找。

獨家銷售!

至少目前是這種情況。

實際上,這個價格是向沐陽匯報之後,沐陽讓修改的。

原來定價只有79.9元/10包,被沐陽一刀切否定了,然後修改為129元/10包。

這個價格,如果在十年後,也比較合適。

十年後,小箱10袋裝螺螄粉,價格普遍在105元到150元。

但那個是什麽情況,數十上百家螺螄粉廠家一起競爭,那個競爭多激烈,甚至可以說是慘烈。要是沒這麽多競爭廠家,估計價格飛到150+去了。

而如今2010年,哪怕消費水平比不上十年後,但沒有廠家與星海集團競爭呀。

對某些人來說,8塊錢一包跟13塊錢一包,區別不大。

街上的面也才幾塊錢一碗,生粉肉才5塊,柳市的真正螺螄粉,便宜的四五塊一碗,貴點的八九塊,也只有飛機場那種情況才賣到幾十塊一碗,那種情況就不用多說了。

因此,第一個吃螃蟹,當然不能賣得太便宜。

網上食品,如果賣得太便宜,還以為食材以次充好,有些網友反而不敢吃。

那些小作坊什麽的,穿著鞋子,甚至光著糜爛的腳丫踩在原食材上,也許吃到的就有腳氣味。

這種廠家的老板,良心都喂狗了。

轉回話題,螺螄粉沒什麽技術含量,過幾個月後,肯定各種螺螄粉袋裝廠家冒出來,到時候零售價肯定還會下調一點,或者甚至不調價。

……

《陸豫有約》在2010年收視率還不錯,再加上沐陽是目前的熱點人物,具有傳奇性。

昨晚播放的一期,竟然達到最近一年的最高收視率。

然後這一期訪談在網上流傳得很快,連帶著螺螄粉出名了。

《陸豫竟然喜歡上了螺螄粉》《螺螄粉是什麽小吃?》《沐陽竟然也喜歡螺螄粉!》《螺螄粉的制作方法》《螺螄粉的正宗吃法》……

一夜之間,這些軟文竟然火起來了,只要在度娘上一查,隨隨便便找出幾十篇。

如果說沒有人運營,不可能火起來那麽快。

是的,有不少軟文是沐陽讓總部市場營銷部幫做的,有一些的確是小編為了稿費寫的。

先在電視台火,然後火到網絡上。

綠城星海食品公司,

八點鐘剛上班,負責網絡銷售的店長風風火火來到總經理辦公室,向總經理方世景匯報:“方總,我們的螺螄粉突然火了,網店有很多人下單,從昨天晚上到現在早點八點,已經下單了兩千多小箱,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說不定今天能夠突破五千單。”

“大驚小怪的,我知道了。”總經理方世景淡定笑了下。

他知道為什麽火,自從昨晚播出老板的訪談節目後,他就知道螺螄粉要火起來了。

前段時間,老板就跟他說了,螺螄粉可能要上節目了,讓他加大生產,先在網店鋪貨。

作為總經理,他對這些很敏感,老板作為名人,再上節目的話,多半能炒火起來。

於是,這段時間,又加大產能,哪怕其他管理者不理解,也要生產,買原材料,剩余的資金已經不多,總部不可能再支援,全靠他們撐著。

螺螄粉的原材料成本不貴,目前共有三款,給料比較足,包裝比較好,一包2.5元到3.2元之間,網店銷售129元/10包,除去郵費成本和網店抽成,到手大概是105元到115元,若再算上人工成本等綜合成本(不算設備投資、廣告支出和工廠投資),毛利能夠達到85元左右。

如果一天能賣出五千小箱,毛利42.5萬元!

只是,網店銷售有點不好就是到賬比較慢。

在網店,只有賣家發貨,買家確認收貨錢才會到賣家賬戶裏面,發貨不點確認10天後自動把錢打到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