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再次震驚世界

星海集團和上飛公司簽訂協議和保密協議後,吳輝和應一全等高層帶沐陽團隊到車間和實驗室參觀,吳輝主要跟沐陽大概講解他們目前遇到的難題和獲得的一些技術成果。

C919參與研制的合作夥伴很多,其中參與研制的高校就有十幾所985,否則光靠上飛公司是不可能把大飛機制造出來的。

上飛公司科研實力也很強悍,光本公司院士就有兩位,除了吳輝院士還有張仲燕院士。

張仲燕是航空系統工程專家,劍/橋大學的博士,院士,是大飛機和航空發動機專項的倡導發起者、推動者和開拓者,現任大飛機專項專家,大飛機自主工程副總設計師。

吳輝和張仲燕專門研究過星海集團的技術和沐陽這個人。

如果論成果,星海集團的光纖激光器,或者弧焊機,或者新能源鋰電池成果,沐陽憑其一就能獲得評選院士的資格,但沐陽太年輕了。

全國現在世院士數百近千人,但在數學領域獲得大成果的僅有沐陽一個人,世界公認大數學家,光憑這個,吳輝和張仲燕就得尊稱沐陽為“沐先生”。

更不用說星海集團還擁有多項世界第一,沐陽本人也是超級富豪,頂級科學家。

而且以星海集團的財力,根本不缺科研資金,隨便招攬十來位院士為沐陽做事根本不是事。

在華國,有些院士也會為重大科研資金頭疼,或者有科研資金難出成果,同樣頭疼。

在學術和科研領域,達者為先,哪怕吳輝和張仲燕兩位院士已經超過六十歲,對沐陽是非常敬重的,因為沐陽所獲得的成果都是世界頂尖級的。

沐陽多方面的妖孽,老一輩的科研人員很喜歡這個年輕人。

一個小時後,沐陽參觀完畢,這一次,他真正了解到上飛公司的困境。

他來上飛公司之前,為了更快研究透大飛機的技術,也希望大飛機早日國產,自己不得不砸了100點成就點購買民航大飛機的技術。

這個大飛機技術,比C919、A320和737都要先進,比如機身設計方面,與前三類飛機的外形略有不同,在空氣動力學和平衡力方面做得更好,減輕結構重量降低能耗,更加靈活,更長續航。

結構強度、航電、飛控、液壓系統、動力、環控、防冰、四性、適航、座艙環境控制系統等等,如今沐陽掌握得更先進,可以說,現在的沐陽就是一位熟悉飛機設計、工藝和制造的頂尖專家。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花100成就點就能做到了,而是在他原本掌握的知識上,再掌握飛機方面的知識,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就算他不熟悉飛機產品,但機械領域的原理就是相通的,他依然是機械和電子行業頂尖專家。

沐陽購買的大飛機技術並不包括大飛機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那得另外再花成就點購買,如果C919配上先進的發動機,在油耗、噪聲和排放方面更加優異。

不過,目前C919的情況,總體設計已經完成,最多一些細節需要優化,處於試制階段。

所以,就算沐陽再厲害,他也不可能讓對方推翻原設計再重新搞,再說那也不是沐陽的事。

重新推翻,那就會得罪負責這個小項目的單位,插手別人的工作是個忌諱。

重新推翻,束手束腳,那沐陽還不如自己向國家申請進入這個領域,自己搞大飛機算了,他的技術也不是隨便給。

只是說,星海集團有能力制造大飛機出來,但沒有背景關系拿到適航證,這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

所以,沐陽在參觀考察過程中,他發現了很多問題,如果不是嚴重問題,他不會向吳輝指出來,不能再修改的東西,說了也白說,星海集團的任務,只是參與研制極小部分零部件,助力大飛機而已,其他事,跟星海集團沒有一點關系。

做好本分工作,而不是看到別人的問題指出來,顯得自己多牛比。

雙方回到會議室,休息了一會,一起吃個午餐。

下午時候,雙方討論問題,沐陽接過星海集團能夠做的任務。

“沐先生,冒昧問一下,星海集團的增材技術上的進展如何,我們比較擔憂時間節點。”上飛公司的技術副總恭敬請教。

沐陽淡淡一笑:“這個沒什麽不好意思問的,既然我們接了任務,肯定要跟上飛公司有一個好交代,服從國家安排。

我這次過來,也帶了我們目前增材技術的成果。

當然,這只是半成品,需要優化的還有很多,離真正目標還有一段距離,需要等到我們的數控系統完成,如果順利的話,估計年中的時候,真正的增材設備樣機可以做出來,能夠完成復雜零部件的制造。”

沐陽說了下,看了一眼倪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