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當爸真不容易啊

沐陽忙碌了兩三天,就設計出一款機械外骨骼,外型尺寸按照他自己的身高來,伸長收縮連杆也可以應用不同身高。

連杆等剛性結構采用高強度鈦合金材料,可以用金屬3D增材制造,相同強度下更輕便;

活動的關節主要有腳趾屈曲、腳踝轉動、腳踝足底屈曲、腳踝外展和內收、膝蓋轉動、髂屈曲、髂外展和內收和轉動、腰彎曲和轉動等主要關節,為了收集運動及力等信息,會安裝大量的不同類型傳感器,每條腿就裝有四十多個。

采用自己公司的電機技術,噪聲更小,能源大小采用能量密度更大的電池。

沐陽設計出的這款機械外骨骼,經過設計計算,自重達12公斤,理論可負載70公斤,以每小時5公裏的速度行駛100公裏,30秒內可以拆卸裝備。

沐陽設計好之後,還是感覺沒有什麽驚艷的地方,自重還是太大,畢竟身穿十多公斤的東西,還會感覺不太舒適,如果電池能源沒了,的確是個大問題。

當然,如果僅僅是實現一部分功能,比如行走,或擡重物,或支撐手臂長時間高擡動作,不采用能源形式,負載能力再低一些,整套設備自重可減輕到5公斤,甚至2公斤都是可以的,裝備越輕越顯得實用一些。

如今,花了兩三天時間設計的這款機械外骨骼,總感覺哪裏設計不夠完美。

他是頂尖機械專家不假,但不可能隨時都能設計出完美的機械產品,有時候也是需要靈感的。

糾結了一番,還是使用成就點商店,看看系統賣的設備技術如何。

通過對比系統設計的,可以查出自己哪裏設計得好,哪裏設計得不好,這也是學習提升自己的最好方法。

他現在系統成就點達到1754.5,最近一點都沒有花掉,花幾十點在機構外骨骼上,還是舍得的。

想到自己的龐大“財富”,打開成就點商店。

默念,搜索“機械外骨骼”。

瞬間,虛擬屏幕面前就出現數百種機械外骨骼裝備技術。

沐陽大概看了下列表,發現分類比較細,比如負重型類,有全身外骨骼負重、爬行者、負重型、高舉重物型等;也有迅捷類型,就是行軍更久更快,負重會少一些;水下潛行類,水下工作……琳瑯滿目。

思索了下,還是先解決公司員工勞動強度問題比較實際一些,比如負重類和支撐手臂長時間高擡。

負重類不需要搬起太重的東西,在星海集團,如果物品超過50公斤,就不允許采用人工搬運,必須使用吊裝工具;如果物品超過20公斤,也建議采用吊裝工具,星海集團這類吊裝工具非常多。

只是說,采用吊裝工具,效率肯定慢一些,能勞動強度低。

有些工種,需要長時間搬運5公斤到20公斤的物品,一天下來腰酸背疼,如果有機械外骨骼,設備自重5公斤以下,甚至更輕,使用便捷,大大減輕勞動強度,工人也想使用。

工人使用,就要考慮到制造成本問題,以星海集團員工薪酬的情況,最好不要超過兩萬元一套。

如果設備投入大於產出,那就不值得投入。

並不是說公司不差錢,就能隨意折騰,經營公司必須要考慮到產效問題。

若是給自己制造的外骨骼裝備,就不需要考慮成本問題。

工人負重類和手臂支撐類機械外骨骼的技術,一項技術所需成就點只有15點。

而沐陽準備給自己搞的全套外骨骼裝備技術,就需要50點成就點。

一下子花去80點成就點,還剩余1674.5點成就點。

十多分鐘後,吸收完三項技術,對所買的技術有了更深的了解。

工人所用的機械外骨骼重量僅有兩公斤重,結構比較簡單,功能也不多,續航只有10個小時。

而沐陽的機械外骨骼裝備,自重也達到15公斤,比他之前設計的那款還重,但更靈活,特別是腳部位的設計很新奇,這是沐陽想象不到的。

沐陽花了兩天時間,把資料輸出,然後把資料轉給技術部,讓他們拆圖出圖轉給生產部生產。

當天下午下班後,沐陽坐車回家,沒有在星海大廈的家裏住,他只是中午休息時才會在公司住。

現在家人都在別墅家裏居住,很少到星海大廈這邊來。

前天,宋雪露已經回到家裏坐月子,醫院環境還是不如家裏的大別墅,也不方便。

兩個小寶貝出生已經有一周時間,小腦袋的皺皮消失得差不多了,頭發更長了點,小臉更加光滑,更顯靈性。

沐陽每天下班回家,第一時間就是抱起兩個小家夥逗一逗。

前幾天,他想搖一搖兒子,被老媽怒罵了下,說嬰兒不能搖,說搖笨了怎麽辦。

沐陽細想一下,感覺老媽說得有理,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