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陸豫采訪:世界首富平凡中的不平凡

“沐先生,真的這麽幹!”

“他放棄了這麽多,值得敬佩,真是大國之福。”

回到家裏的吳輝院士,看到沐陽最新的新聞發布會內容,沉默了許久。

他播放音樂“VICTORY”這首激情澎湃的樂曲,每每聽起,都感到全身熱血沸騰。

華國高端軸承,終於崛起了。

一般人,非常難以理解一個機械人士,特別是一個老一輩機械人,看到國內機械行業被外資壟斷的無奈之情。

他們跟老外打過不少交道,被老外為難,特別是在采購頂尖設備和技術時,那種求人又被拒絕的感覺,很憋屈。

不知多少回,吳輝院士參觀海外企業,提出引進別人的技術時,老外直接拒絕:“NO!”

甚至說得難聽點,華國太落後,就算引進了,用不了他們的技術。

有些老外說話比較直白,可沒有那麽含蓄,特別是從來沒有來回華國,對華國的偏見就越大。

他們機械人,希望國產機械崛起。

這種期望,就如同後世的年輕人,就特別希望國內聯盟戰隊獲得世界冠軍一樣;

也如同某些足球人士,對國足又愛又恨,不,現在可能就有恨了。

沐陽的宣布,剛過一天,就有不少軸承廠來電咨詢,甚至來到星海集團咨詢技術授權情況。

也是在第二天,星海集團低價技術授權給國內廠家,意在發展國內軸承,還上了Y視新聞LB。

軸承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有些網友卻不知道國產高端軸承的情況,沐陽這麽一說,其他人一科普,方才知道我國高端軸承的發展情況。

“原來我們生活中所用的軸承,作用這麽大,終於長見識了。”

“高鐵軸承看上去很普通,想不到這麽重要,竟然是幾大關鍵零部件之一。”

也許是受到星海集團和上面的影響,華國第四大鋼鐵廠WU鋼集團宣布,積極與星海集團合作,努力制造出好的軸承鋼,為國家軸承發展努力。

接著,其它鋼廠很快向星海集團咨詢軸承鋼的技術合作事宜。

在華國,就有不少外資軸承公司,包括舍弗勒集團、斯凱孚(SKF),島國的恩斯克(NSK)、恩梯恩(NTN)、光洋精工(KOYO)等外資公司。

沐陽的宣告,就相當於排斥這些外資公司。

剛開始之時,這些外資公司高層多了一份焦慮,星海集團的攻擊不得不重視。

特別是星海集團宣布進入高鐵高端軸承和汽車軸承,對舍弗勒來說,影響最大。

舍弗勒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汽車和工業產品供應商,擁有高精密的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部件和系統技術,以及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解決方案,在去年銷售額為約113億歐元,在全球擁有超過8萬名員工,是甌洲最大的技術型家族企業之一。

從兩家公司的產業來看,不僅僅是軸承,還有汽車相關技術,都有沖突。

FAG某個軸承公司,幾個老外正在討論沐陽的新聞發布會對FAG的影響。

“各位,不要再沉浸在昔日的輝煌裏了,我們不得不正視星海集團這一次新聞發布會,他們已經研發出頂尖的高鐵軸承,我們在華國的市場優勢將不再擁有。

如果星海集團即將低價公布的軸承材料技術和軸承技術非常先進,對我們公司來說,將是一個災難。

我們再清楚不過了,在華國擁有低廉的人工成本,華國人可以拼命地加班,只要付出一點加班費就足夠了。他們可以用低廉的銷售價迅速占領市場。”

“用華國的人話說,這沐陽就是一個攪屎棍,自己不想賺這個錢,就把技術公開,FUCK,真惡心!”

“未來高端軸承的局面會很糟糕,高暴利的時代將不再繼續,我們要做好打算。”

……

軸承如何走向,沐陽把這事交給材料公司全權負責,他抓好大方向就行。

現在,公司有三個研發重點,晶圓制造、頂尖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而且必須在年底前完成,如此沐陽才有精力投入到航空大飛機發動機、芯片制造和芯片設計當中。

晶圓制造,沐陽的研發任務已經完成了,主要靠員工了。目前設備即將調試完成,準備進入單晶棒樣品制造。

工業機器人方面,沐陽的主要工作就是軟件框架與編寫,這個基本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核心還是由他親自來做好些,其它工作,沐陽不會插手。

像示教器,也由沐陽來設計。

示教器好不好用,非常關鍵,就比如外形結構,大多數人都說OTC的就比ABB的好操作。前者是豎版,編程的話,雙手可以靈活操作,轉換到啟能鍵就非常快捷;

後者是橫版,雙手操作就沒那麽順。

目前星海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工業機器人就是負載為6公斤的6軸焊接機器人,工作直徑為1.45米,要求100%負載情況下,重復定位精度達到2絲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