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讓沐陽都驚訝的芯片架構

星海集團,培訓教室。

員工正在聽芯片設計項目組的高級工程師講課。

這個芯片培訓課並不是針對芯片項目組的人員,而是公司裏的興趣愛好員工。

在星海集團,每周都有各種各樣的培訓課,講課老師一般為高級工程師,偶爾會有專家講課,員工下班後沒什麽事,可以去聽一聽,星海集團的培訓學習氣氛很濃厚。

“各位同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芯片的大概分類,芯片大概分為4類,計算芯片、存儲芯片、傳感器感知芯片和通信芯片。

計算芯片種類大致分為通用計算類芯片CPU,信號處理芯片DSP,圖形計算芯片GPU和其他特殊計算加速芯片等。

而通用計算類芯片CPU根據指令集主要分為3個分支。

第一分支:x86系列,即Intel/AMD系列芯片,多用於個人電腦和服務器領域;

第二分支:ARM系列,多用於嵌入設備,如手機、智能終端等低功耗設備。

第三分支:MIPS系列,這是斯坦福大學教授約翰·軒尼詩創立的,2009年,仲科院與MIPS公司達成和解,得到正式授權。

3個分支,其實就是3家公司的芯片架構。

其它的,可能你們還聽說過RISC-V架構以及其他架構。

如果我們公司采用這些公司的芯片架構,那就得付出技術授權費。

比如,像平果、四星和搞通的手機CPU都是兼容ARM指令集的非公版設計,其芯片本身結構完全自主研發。像華威的麒麟970芯片的CPU核則是采用了ARM的公版IP授權模式。”

培訓老師看到學生提問“什麽是架構?這個基礎概念還是不太明白。”

培訓老師說:“這個芯片架構,其實跟房子的主體框架是一樣的,比如說框架結構、磚混結構及新型結構。

而房子裏面要裝什麽,其實就是芯片的內容……”

這個培訓老師講得通俗易懂,如果星海集團要設計新的芯片架構,其實就相當於拋棄國際上現有的芯片架構。

如果沐陽沒有閱讀系統,他也沒必要費那個心思,自己設計的架構未必有別人的好,而且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設計出來的,要是那麽容易,世界上就不止那幾個芯片架構了,何必花錢買別人公司的芯片架構。

董事長辦公室裏,沐陽也是在思索芯片架構的問題。

他可以開掛,可以在閱讀系統裏搜索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架構,何必使用別人公司的架構,受人約束呢。

EBL電子束光刻機的研發,讓他有了更好的選擇余地。

跟建房子一樣,芯片設計,當然也是從選擇系統架構開始。

設計系統架構的軟件主要有偽軟的Office套件如Word、Excel等,還有偽軟Visio等一些畫圖軟件用來描述系統架構設計思想,星海集團也可以自己開發一款適用自己系統架構的軟件,專門設計架構。

除此之外,系統架構還包括算法設計。

我們可以把一個芯片當成3層樓房,這個算法設計就相當於進入某層樓某個地點的方法,比如,我要把一個沙發放到三樓,如何運輸最省力最高效,肯定是有最佳路線和最佳方式的。

還有,不同芯片架構,它的表達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即指令集不一樣。

就拿通信芯片來說,設計流程的第一步,就是系統架構和算法設計;

第二步,就是系統行為仿真,相當於房子的性能指標;

第三步,規格制定,相當於房子的尺寸,要搞幾層,使用什麽材料等等,要實現什麽功能。

第四步,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設計,其實就相當於給房子裝修,填充什麽物品。

所以,星海集團要搞芯片設計,主要有兩個工作:

第一是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

即設計芯片的軟件,畫圖得有軟件吧,也是這個意思,一般稱為“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EDA)”,在過去半年時間內,星海集團的芯片設計部門都在準備這個工作,並沒有完成,但也做了大量基礎工作,幫沐陽節省了大量時間。

EDA最終的核心設計,還是需要沐陽去完成。

這也沒法,EDA一直是國內的軟肋,要是沐陽不開掛,還真沒法搞定EDA軟件。

第二就是設計芯片架構。

這個沐陽親自去搞,短時間內是搞不定的,只能依靠成就點商店。

其它的芯片設計工作,對EDA和架構來說是比較簡單。

那些國內芯片設計公司,一般是購買別人公司的EDA軟件和芯片架構的技術授權。

沐陽之前花了一百成就點購買芯片設計的技術,但要搞新的芯片構架,還得另外花成就點。

打開系統商店的普通貨架,搜索“芯片架構”,還是發現不少新奇的芯片架構。

一般來說,不同領域的芯片,有它比較適合的芯片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