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被震驚的任總

星海集團的投資宣講會談不上成功或失敗,當天融資了一千多億元,接下來幾天,還會有投資機構和投資客上門簽約,融資關門時間點在國慶時,到那會應該完成四千億的融資任務。

九月初,2014年華國IT商業發展論壇在BJ召開。

一位媒體記者看到某想的柳總也來參加,對他進行了采訪:

“柳總,我記得沐總在前年的商業峰會上,說了一句話,現在已經過去將近兩年時間,星海集團也沒有研制芯片成功,不知道柳總現在有什麽感想?”

柳總笑了笑說:“我挺佩服沐陽的,不過,國產芯片哪裏有那麽容易成功的,否則,我們公司早就研制成功了。

也就是我們吃了不少苦,這才放棄。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只有研發芯片才算是搞科技,PC方面的技術難題並不少。”

兩年前,沐陽指責他不作為,民族情緒的刺激下的消費者立刻升級了對他們公司的指控,連帶著產品銷售一年比一年差,柳總很想把脾氣傾瀉在沐陽身上。

若不是沐陽名氣太盛,全國民眾維護他,柳總早就想給他拔臟水了。

記者又問:“哦,說得有理,柳總你怎麽樣看智能城市?”

“手機芯片跟不上,想實現智慧城市,不太可能。

我們國產芯片的路還遠著呢,所以,要實現智慧城市,最終還得依賴進口手機芯片,說到底,不得不依賴醜國,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現實。”柳總若有所指,沒有指星海集團,其實意思就差不多。

記者的采訪,讓柳總再舒爽,難得有與他有共同認識的記者。

這一次IT論壇,柳總作為被邀請嘉賓,也談到了國產芯片的問題,表態並不看好,與發達國家還至少有十五年的差距,特別是光刻機,三十年內都不一定做出來。

沐陽從公關部門知道柳總的采訪消息,有些無語地笑了笑:這家夥,等過段時間,估計要被打臉了。

剛過幾天,華威接到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EDA軟件被限制使用!!!

華威進入手機芯片設計領域比較早。

2006年,華威旗下海思公司著手研發自己的手機芯片解決方案。

三年後,即2009年,海思推出了第一款手機應用處理器,命名為K3V1。

K3V1采用的是110nm工藝,而當時主流芯片已經采用65nm甚至45nm,足足有一代多的性能落差。

操作系統也是偏門的Windows Mobile。

這樣的策略性失誤導致連采用K3V1的工程機都沒有,更別提鋪貨上市了。

2014年6月,華威將應用處理器和自研的基帶處理器巴龍720集成在一個芯片上,構成片上系統SoC,並率先應用在榮耀6手機上。

翻山越嶺以後的華威,把這款芯片命名為麒/麟920,也助力華為手機徹底實現了涅槃。

榮耀6發布後的三個月,華威發布了搭載了升級版麒/麟925的Mate7。麒/麟920和925都采用先進的28nm工藝,ARMBig.Little架構。

一個產品的成功,有時也要感謝對手的成全。

平果6雖然和Mate7同時發布,但國行要很晚才能到貨。

而當時如日中天的四星Note4居然采用了塑料外殼和滑動解鎖,和Mate7相比,簡直山寨得不行。

就這樣,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Mate7開始大賣,甚至出現了一機難求的情況。

最終,Mate7創造了國產3000元以上旗艦手機的歷史,全球銷量超過750萬台。

只是,沐陽想不到的是,歷史軌跡改變了!

華威竟然被限制使用EDA了,提前了兩三年時間。

也幸好,麒/麟920和925已經研制成功。

但是,被限制了EDA,後續的芯片研發就成了問題,沒有軟件可用的尷尬地步。

目前,EDA有三巨頭,即Synopsys(醜國)、Cadence(醜國)、Siemens EDA(得國),這三個軟件三足鼎立。

Cadence早於1992年率先進入華國市場,華威公司用的也是這個軟件。

如今這麽一搞,華威很尷尬。

實際上,華威的海思在2012年就準備了軟件,只是目前還沒有做出來。

壬(任)總接到Cadence的告知,忍不住在辦公室裏大罵特罵,但他很無奈,Cadence停止技術授權,而華威想從Synopsys和Siemens EDA上獲得技術授權,也沒獲得授權。

就是針對華威公司。

剛過兩天,華威委托苔積電代工的芯片,也被告知限制了,等完成合同訂單,苔積電將不能繼續幫華威公司代工芯片制造了。

苔積電是受醜國限制,如果不聽對方的話,他們將買不到後續的光刻機。

一下子,華威公司的芯片設計和芯片制造雙雙被限制,如雪上加霜。

壬總在高層會議上,滿臉愁容:“情況很糟糕,這是我們公司第一次受到的最大危機。Mate7大賣沒多久,想不到競爭對手來一招這麽狠毒,直接釜底抽薪,讓我們無芯片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