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傳送門!?

沐陽想做的時速500公裏高鐵,這個500公裏時速並不是指最高時速,指的是正常運營行駛速度,即設計時速。

最高時速,可能已經達到六百多公裏,可稱為“高級高鐵”。

武廣高鐵列車設計時速350公裏,列車最高時速380公裏,實際運營時,平均時速可達不到350公裏,達到三百就不錯了。

沐陽的設計要求,比設計時速350公裏提升了42%,並不離譜,在他的成就點商店裏就有這個技術,設計速度超過五百公裏的列車技術有很多類型,只是說,不適合樺國目前的國情而已。

甚至有時速超過四千公裏的真空磁懸浮列車技術,達到恐怖的時速兩萬公裏。

沐陽想搞高級高鐵,有心血來潮的原因。

前世他經常坐動車回老家,從H城到桂城,要坐十一個小時,再加上路上折騰,一天就過去了,來回就得花兩天時間。

如果是普通火車,那得三十多個小時,在春節時候,那太折騰人了,估計很多年輕人是沒有經歷過坐綠皮火車春節回家的那種場面,買不到票,車廂內擠滿了旅客,沒有座位只能站著,還不方便走動,上個廁所都難,大小便得憋著,更不用說吃飯了,舍不得在車廂吃飯那個錢,貴呀。

這幾年大眾經濟水平提升了,也舍得花錢坐動車了。

如果沐陽設想的高鐵能夠實現,從H城到桂城,十一個小時的車時可以縮短到五六個小時,中午走,下午到,還能和家人一起吃晚餐,這個速度,實際上已經比坐飛機便捷,不用像坐飛機那樣折騰。

坐飛機得從市裏坐車到飛機場,過安檢和候機時間太長。

當然,沐陽想研制高鐵,也不僅僅是心血來潮,他真心想做一些惠民的事。

高鐵提速惠民上億人,可不僅僅做慈善那樣,只能幫助一部分人。

沐陽的高鐵夢想,有不少優點。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優點就是兼容性,能夠跟之前已有的鐵路網絡兼容性,即已有的高鐵軌道,不需要再增鋪軌道。

當然,如果采用寬軌,那更穩定,更快。

但能夠兼容,那再好不過了。

如果不能兼容,沐陽還不如搞磁懸浮列車呢,雖然已通車的申城浦東高速磁浮列車運行時速在430km/h(設計最高時速505km/h),這個速度比高鐵並不快,投資成本高,劃不來,另外就是兼容性問題和技術薄弱問題,以致樺國把磁懸浮列車淘汰出市場。

但不可否認的是,磁懸浮列車具備一些高鐵不具備的優勢,節能、維護簡易、噪音小等。

沐陽的成就點商店裏,磁懸浮列車運行時速達到七百公裏的技術是有的,如果在2004年之前,國家還沒決定上高鐵時就有這樣的技術,那肯定沒有後來的時速350公裏的高鐵普及。

沐陽的高級高鐵也面臨不少問題。

比如停站問題,小城市車間能不能停,如果能停這類小站,才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利更多的民眾;但如果停小站,車速肯定得降下來。

所以,沐陽覺得這不僅是動力系統的問題,還有是高鐵運營系統的分配問題,如果乘客都是桂城直達BJ站,中途就無需停站,速度更快。

還有對民眾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票價定價,也是最關鍵的問題。

磁懸浮列車沒有普及,票價就是最大的原因。

對普通民眾來說,坐車從十小時縮短到五小時,如果車票定價過高,他們不會選乘,多坐幾個小時就能省下兩三百塊錢,大部分人樂意的,打工一天還賺不到這個錢。

當然,車次提速了,普通車次車票就沒有那麽緊張了,就算是過年,還能搶到普通動車的車票。

對民眾來說是錢的問題,對鐵路系統來說,考驗也非常大。

就算沐陽的高級高鐵研制出來,光試運行就需要很長時間驗證安全性。

新事物面世,總需要漫長的時間驗證和接受,還有各種阻礙,但不能因此而放棄革新。

沐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婆,宋雪露聽完之後,並沒有立刻就評價,思索一會後,先以普通人的身份來說:“老公,你這個想法很好,利國利民。

誰都希望旅途更短一些,回家更快一些;

至於票價,開始時比動車貴一些很正常,還是會有很多民眾會選擇的,我覺得票價在老百姓的接受範圍。

我記得,動車剛開通時,大多數老百姓也難接受那個票價,但時間長了,老百姓收入提升了,也慢慢能承受每公裏四五毛錢的二等座。”

“嗯,只要大方向是對的,其它阻礙,都可以慢慢地解決,總不能因一些阻礙而放棄好事物。”沐陽的決心更加強烈了。

建造高鐵的最大成本還是線路建設成本,時速350公裏高鐵線路造價達一兩億元一公裏,如果時速500公裏的高鐵能使用同樣的軌道,這個線路造價還是挺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