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忐忑的等待

3月中旬,星海集團真正建立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和高級高鐵的項目團隊,前期項目團隊人數分別50人和30人,都是從其它空閑項目組抽調的科研人員,這點人手當然不夠,需要社招,以及繼續從內部人員擴充。

2015年校招計劃人數本科及以上達到3000人,其中海歸達到五百人。

像大專及技校生等操作工,只要符合要求,不限量,每年都招數千人,星海集團規模擴張太快了,人員和管理隊伍跟不上。

星海集團也不可能一直處於擴張狀態,公司員工人數會有一個上限。

星海集團有些落後的項目也要被市場淘汰,並不會一直保持下去,比如穿戴式空調的制冷芯片,等到利潤空間低時,如果沒有改進,這個項目的壽命就到盡頭了。

這段時間,沐陽把精力投入到航空發動機項目上。

民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三大核心部件,高壓壓氣機、主燃燒室和高壓渦輪,目前星海集團已經解決了核心部件和結構件的制造,也解決了耐高溫材料的核心問題。

航空發動機組裝實驗室裏,有一台發動機的主部件已經組裝好,就差一些器件沒裝了。

沐陽看到韓立韓經理正在指揮下屬做事,走過去問他:“這台發動機,現在還差什麽?”

韓立看到是董事長問,恭敬地說:“董事長,還差十幾樣零件,主要是電子式控制系統的零件,估計月底能做好。”

一台民航發動機零部件接近兩萬件,風扇葉片、壓氣機葉片和渦輪葉片等葉片價值占發動機總價值的35%,星海集團采用金屬3D增材技術制造,少部件要求極高的就采用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制造,這一部件,百分百由星海集團生產制造,實際上,多用金屬3D增材技術制造,反而降低了不少成本。

壓氣機葉片和渦輪葉片要求耐高溫,星海集團采用復合耐高溫材料制造。像渦輪葉片,轉速又高,要求葉片重量不能太重,但光鈦合金材料耐高溫又達不到要求,鎳合金耐高溫但又太重,如果沒有金屬3D增材技術,根本做不出沐陽要求的復合耐高溫材料。

可以說,耐高溫材料也是發動機最難解決的材料問題,也關系到發動機的壽命長短。

燃燒室的擴大器、殼體、火焰筒、噴嘴、點火裝置等價值占發動機總價值的10%,這一部件,也百分百由星海集團生產制造。

電子式控制系統和液壓式控制系統等價值占發動機總價值的18%,這裏面的很多零件是外購的,有些是自主研發的,由於是非標件,研發進展是最慢的,國產化程度不到一半。

轉動件結構件、軸件、導向附件等轉子組件,還有機匣、盤件、環件等,也是由星海集團百分百生產制造。

韓立說還差十幾件零件,那麽零件的物料準備完成度已經達到98%,算是進展非常快了。

至少能解決,而不是找不到頭緒,連生產的能力都沒有。

換作一般公司,想加工葉片都搞不定。

沐陽又問:“這個月月底能出樣機開始試驗不?”

“我們年初定的計劃是4月初出樣機,開始試驗,目前來看,如果順利的話,下個月初能開始進行試驗,能夠按照計劃進行。”韓立說道,也指出了目前的工作進展在計劃內,但他也有擔憂,“董事長,說實話,我也有不少擔憂,畢竟這麽先進的發動機,我們也是第一次研制,想研制成功,我一點把握都沒有。”

“嗯,我理解,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搞科研的,沒有誰敢說,一兩次就能研制成功,我們要有耐心,要有韌性,不怕失敗,也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

今年不行,我們可以試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行。

但我們也要自問,我們成長了多少,這很重要。”

沐陽為他減壓,他理解韓立的壓力,一個人頂著這個大項目,資料都是依賴沐陽給他的。

如果是他自己做出來的,有過成功的經驗,那信心肯定更強。

沐陽沒法跟他解釋太多,如果不是從系統買的技術,避免了很多經驗上的彎路,根本沒把握一次就成功。

越到關鍵時候,作為老板,沐陽不能給下屬太大的壓力,否則容易驚慌失措。

這台發動機是他親自設計的,每個重要的零部件生產出來,他都看過。現在已經進行大組裝了,他也沒看出有什麽問題,只能等試驗之時看結果了。

“謝謝董事長理解。”韓立松了一口氣,臉上浮現一絲笑容。

“我也是搞科研人,當然理解科研人的不容易。”

沐陽點頭,拍拍他肩膀。

他看過計劃,目前的航空發動機工作他幫不上什麽忙,該做的都做了,就靠員工組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