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創造了航天史的新紀元

就在星海集團準備發射衛星前五天,醜國馬絲克的SpaceX公司獵鷹9號V1.1發射了Jason-3地球觀測衛星。

可惜的是,海上回收一級火箭失敗。

失敗的消息傳回樺國內,網友撒花慶祝。

清楚情況的網友批評這些不明清楚的網友,人家衛星還是發射成功,只是一級火箭沒有成功回收而已,有什麽好慶祝的,愚昧的人呀,不怕人家失敗,但怕人家已經走在這一步上。

現在全球年輕民眾都喜歡拿星海集團的火箭與馬絲克的SpaceX公司對比,從公布的數據來看,星海集團是強一些,但並沒有掌握火箭回收技術。

在6月1日早上十點鐘,星海集團星空一號已經成功發射了星鬥一號衛星,沐陽到現場觀看。

衛星成功入軌後,沐陽心裏湧出喜悅的笑容,參與該項目的科研人員也舒了一口氣,興奮歡呼起來。

試驗這麽多次,第一次真正發射衛星終於成功了!

星空一號火箭回收,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成功降落到指定地點。

這一次發射,還運載了不少動物,其中還包括上一次被試驗的動物,又一次升天。

那兩只雞,還有那六只小白鼠,看到被關進上次的小黑屋裏,又是沒有陽光,活動空間小,就連食物和水都沒有,哪怕再弱智,就知道人類搞什麽了,嘶吼呐喊了一會,知道沒用後,也就沒有叫了。

六只小白鼠被科研人員命名為“白一”到“白六”,現在已經是實驗室的重點觀察動物。

這一次星鬥一號衛星軌道為近地580千米,遠地2351千米,傾斜角度68.44°的橢圓形軌道。

這一次發射意義重大,還是在雨天發射,空中頻頻雷電交加,最大風速達15m/s,天氣不是很好,但星海集團就是要求在這樣的氣候進行發射。

別人是求穩,他們是“找死”。

幸好,成功發射。

衛星發射後,很容易被他國相鄰衛星拍攝到,看到衛星外部裝置,因此,比較容易猜測出星鬥一號是雷達衛星和光學衛星,具備什麽功能。

只是說,很難通過衛星的外觀清楚更加詳細的性能而已。

所以,還不如直接“曝光”開來,更顯得真實性。

星海集團把不太重要的衛星發射信息發給當地媒體記者,讓報刊公開。

第二天,《H城日報》就針對星海集團發射衛星進行了報道,刊登報紙。

本報H城6月1日電(記者劉詩)18時50分,

【今天早上,我國星海集團在其火箭發射基地發射中心使用星空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5顆星鬥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5顆星鬥一號衛星主要用於智慧城市規劃、智慧城市通信、無線WIFI等領域及其它商業遙感數據服務。

本次任務的五顆衛星,采用X波段幹涉合成孔徑雷達對地成像系統和光學系統,該組衛星在軌構成國際上首個車輪式衛星編隊。

星鬥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使星海集團成為全球第二個獨立研制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企業,是樺國首家發射衛星的企業。

對星海集團來說,創造了航天史的新紀元。

在56年前,即1970年4月我國依靠自己的科技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具備獨立研發並發射衛星的國家。這顆衛星實際運行了28天,電池電力耗盡停止工作。

但過去了幾十年,這顆衛星還在空間軌道上運行,只是近地軌道離地球越來越低。

在這幾十年裏,我國經濟發展迅速,民營企業已經有能力發射衛星,意味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方向和政策是正確的。】

《H城日報》(2016年06月1日06版)

報道內容並不多,簡短幾百個字,再加上一張圖片。

報道內容被國內各網絡主流媒體轉載報道,很快在網上引起網友熱議,一片祝賀。

“哇,好消息,祝賀星海集團,一飛沖天!”

“星空一號火箭的運載能力是比馬絲克的太空公司強,但不具備回收能力,有些遺憾,希望星海集團未來能夠突破這個技術。”

“星海集團能夠發射火箭衛星了,未來是不是準備載人發射了?”

“載人衛星,肯定沒那麽快,但已經前進了一大步,未來可期。”

沐陽沒有關注網上的評論,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得意洋洋,他又不是為誰而活。

網友就是這樣,成功的話,全網一片恭喜;

若失敗的話,諷刺話就多了。

如果他是玻璃心,估計人要瘋了。

此次發射,星海集團經過大量的計算和動物試驗終於搞清了太空的奧秘,逐步認清了太空的真實面孔。

星空一號發射衛星成功,等過幾天後,太空探索技術項目組的總負責人葉凡向沐陽匯報了發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