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1800億美刀,準備收網

楊念離開星海集團之後,回到港城。

她目前還負責港城星海大廈的建設,目前星海大廈地基已經打好,計劃在2019年之前投入使用。

如此一來,沐陽在港城真正擁有自己的寫字樓。

剛過兩天,她就到海對面商談事務,部下已經聯系好N約的一個買家。

一般買家都沒實力買下悍馬公司的10%以上股票。

總股本為50億股,目前每股股價80美刀,10%就價值400億元。

在IPO上市之前,沐陽原股本為27.5億股,上市時收於65.5美刀/股。

兩年多過去,明明這公司每年都盈利不少,但沐陽的股份一直在減持,讓股民和機構有所擔憂,股價沒有大漲起來。

現在沐陽持股數還有20億股,價值1600億美刀,光兩三家機構是沒法吃下這個大蛋糕的。

楊念社交活躍,這些年遊走在各大型金融機構,人脈廣,也有不少大型金融機構高層或企業老板找她合作,星海銀行和投資公司都有錢。

一般身份是很難預約到楊念,她是沐陽的金融助手,財務大管家。

論個人財富,她也是國內富豪,財富數百億元,排在國內前二十名。

負責上萬億元資產,不誇張地說,手指動一動,就能撼動一個城市的經濟。

老板要轉讓價值1600億美刀的股份,其實就相當於把公司賣了,必須依靠那些財團或大機構支持才行。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走,這麽大的量,太難賣了。

投資公司找的第一個買家就是矽谷公司,楊念約了其公司總裁商談。

“楊女士,海外悍馬公司資產這麽好,沐陽為什麽要減持,是不是有什麽大事隱瞞我們?”

“政治原因,沒有其它了,畢竟我們老板不是醜國國籍。但是,如果大股東是醜國機構的話,對海外悍馬公司沒有什麽影響。”楊念實話實說,除了這個,沒有其它理由能讓投資客相信了。

“海外悍馬公司一直在賺錢,利潤情況很好,但股價就是漲不起來。各個金融機構很明白是什麽原因造成,當然是這兩年,你們老板一直在減持股份,股民和投資機構不信任,覺得風險很大。”

“但是,這家公司的資產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多,這並不影響分紅,不是嗎。”楊念反駁道,“而且,就算我們老板減持股份,但並不中斷與星海集團總部的合作,依然會盈利。矽谷銀行是我們聯系的第一買家,但絕對不是第一買家,我相信,只要我們公開,會有無數機構搶著要。”

“好吧,我們收購可以,但價格方面必須有優惠,我們必須遊走上面,支持這一場交易完成。”

“那不可能,只要腦子不傻,星海集團總部沒必要割斷與海外悍馬公司的合作關系,生產的電機、電池和其它部件依然需要出口賺取利潤,雙方是合作共贏關系。

而海外悍馬公司,只不過換了一個大股東而已。

當公司組織穩定下來之後,到那時,股民依然看到公司繼續盈利,看到沒有我們老板的持股依然無影響,股價將會暴漲一倍以上。

你們只要賺到錢就行了。

至於其它的,很重要嗎?

如果不是因為某些原因,你覺得,我們會舍得拋棄這個大蛋糕嗎?

如果你們看清情況,這股份就是聚寶盆,不可能有優惠!

而是,我們溢價15%轉讓,才符合當前股價。

不,應該還是廉價處理了。

當然,我必須提醒的是,如果大股東把目前的管理層更換了,或者切斷與星海集團總部的合作關系,我可以說,股價將一落千丈。

至於你所說的轉讓麻煩,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這根本不是問題。”

楊念一點不放開股價,哪怕老板跟她說過了,便宜一些轉讓也行。

但是,如果她不爭取,真按老板那樣做,機構覺得風險真大,有炸,別說賣不到價,想轉讓成功都成問題。

“楊女士,現在股價都沒有那麽高,你們反而還想溢價處理,這不可能。從二級市場大量收購,股價肯定會暴漲,這麽簡單的道理不用我多解釋了。”

“二級市場沒有那麽大量,現在就是這個價,如果你們不要,那我們接觸第二個買家,海外悍馬公司可是優質資源,到時候你們再要,可能就不是這個價格了。”

“20億股,沒有哪個金融機構能夠吞得下,就算有實力,可這風險那麽大,誰敢!?”

“一倍的利潤,這風險誰都敢接手,這年頭可以賺錢的機會可不多。”楊念堅持自己的觀點,戲要演到位。

“容我們考慮一下,這畢竟是一場大交易。”

“可以,最多兩天時間。”

“OK,就算我們真正達成交易,但我們是沒法吞下這20億股,也難促成交易,我建議楊女士多找幾個有背景實力的買家,價格反倒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