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新的財富高度

2016年,星海集團各部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營業績。

金屬3D的設備台數達到了750台,業績有了很大提升,營收約530億元,還有上升的空間;

技術授權費用營收比去年有很大提升,達到一百多億元;

芯片部門貢獻了三千五百多億元,較去年增長了15%;

而國內汽車營收也達到三千多億元,與去年持平;

……

並不是所有業務都有增長,有不少業務同比去年下降了不少。

比如半導體制冷片營收降了一半,焊機較去年下降了10%,

電腦芯片和整機尚未上市場,暫無營收。

可以肯定的是,在2017年未來一年裏,在星網、火箭發射業務和電腦業務會有新增長。

……

綜上,星海集團在過去一年的營收額達到10820億元,比去年的9615億元增長了12.53%,增長速度猛降。

在去年,H城2015年的GDP達到了2.35萬億元,直接超越BJ的2.3萬億元,排在申城2.53萬億元之下。

而今年,H城2016年的GDP可能達到2.55萬億元,但還是比榜首申城的2.67萬億元相差一點,排在全國第二名。

個人財富方面,

一年前,沐陽的個人財富已經達到6300億美刀。

一年過去,增長了不少。

一是集團總部增長的利潤,二是沐陽轉讓海外悍馬公司股份溢價的部分達到200億美刀,三是星海新能源公司的股價增長,目前股價約37元,總市值約3.7萬億元,已經超過茅台酒市值成為A股第一股,沐陽個人持有54.12%,價值2萬億元。

以上是公開的,是有跡可循的。

其它方面,比如星海投資公司、星海銀行等資產難以探測。

總的來說,估測沐陽個人財富可能達到了7000億美刀。

他的家人,宋雪露持有星海新能源公司5%股份,價值1850億元,如果論國內富豪榜,她排在第二名(不算沐陽)。

沐小靈持有星海新能源公司2%股份,價值740億元,國內富豪榜第六名。

沐陽家族財富太多了,還是低調一些好,故沐陽不想讓家人登在富豪榜上,他自己也不想上榜,但人類都知道他就是世界首富。

到如今,沐陽真不知道自己在全球有多少資產了,楊念負責的星海銀行所負責管理的資產太繁雜了。

他賺的多,分給員工的也不少,目前星海集團員工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人。

目前星海集團已經壟斷了新能源電池上下遊行業、弧焊機、光纖激光器、汽車鋁合金用板、高強度鈦合金、金屬3D增材設備、高端芯片等行業,而且大多是高利潤行業。

也許每年營收排在世界500強第十五名左右,但論利潤,已經是第一名了,超過了工行和沃達豐。

沃達豐是跨國性的移動電話運營商,國內大多數人不了解這家企業,如果星海集團星網介入全球移動電話運營,雙方就是競爭對手。

有人說,沐陽家族有可能就是新的羅絲(斯)柴爾德家族,沐陽很不喜歡背上這樣的名頭,對他家族不利。

過年的時候,宋雪露還跟他說,家族資產越來越多,越讓她擔憂。

特別是星網布局後,如果再跟GUO家移動公司搶國內業務,感覺不是什麽好事。

一直以來,星海集團搶先的領域都是從老外那邊搶來的,沒有搶走GUO企的生意。

沐陽跟宋雪露說:“星網肯定要應用到國內,不用就浪費了。

我也沒想過要從國民身上賺錢,如果星海集團再從他們身上薅羊毛,估計也會辱罵公司。

上面一直在糾結這件事,過去幾個月了,如何討論星網運營,從業人員數十萬人,再加上非正式工和行業人員,實際從業人數已經超過一百萬人。

如果我們斷了這些普通人的財路,這些人即將失業,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另外,就算有星網,也不可能放棄地面基站,這是從GUO家信息安全方面考慮,你想一下,如果星網突然沒了,或被侵略了,而地面基站多年不用,對GUO家來說就是災難。

所以,星網必須和地面基站配合使用。

實際上,我搞星網本來就是不想賺錢,錢已經夠多了。

所以,我有個想法,國內業務部分,與國內同行合作,星海集團只負責星網的技術支持,不管運營,技術占股要達到30%。我們放棄國內星網的收費,比如原來手機套餐費用是50元,如今只需要35元就行,通信公司都不能加價收費。

當然,兩通訊公司營收大減,但不必再增加太多的基礎設施,實際利潤是增加了。

還有寬帶服務的業務也是一大塊,都可以降價。

海外部分,星海集團獨立運營星網,這部分錢我們要賺,要支撐星網的運營及後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