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二日王翦邁出房門就看到了坐在飯桌前等著他的趙不息。

看到趙不息,王翦笑了笑:“黑石子有何事要找老夫嗎?”

“哎呀,王公,您快來喝粥。”趙不息看到王翦以後笑彎了眉眼,招呼著王翦喝粥,卻並沒有回答王翦的問題。

粥是用大米熬的,熬的很濃,裏面還加了肉丁和青菜,帶著肉的滑嫩和青菜的爽口,再配上烙得薄薄的一層小餅,很適合王翦這種牙口不太好的老人食用。

趙不息想要討好一個人的時候她總是能把一切做到做好。

至少半天過去王翦已經很喜歡自家陛下的這個小女兒了,熱情活潑、乖巧貼心,對他尊敬而不失親近,王翦甚至動了想逼自己兒子再生一個乖巧小孫女的心思。

自家陛下還總是罵這位黑石子是逆女,王翦心想,必然是自己陛下的眼神又出了毛病了。

自家陛下英明威武,可看人上總是差了一點。比如自家陛下頗為寵愛的那位公子胡亥,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驅惡犬撕咬仆人的暴虐之事,王翦聽說此事之後就對這位公子頗為不喜,可自家陛下卻認為這不算什麽大事……如此想來,陛下認為如此乖巧的黑石子是“逆女”也不奇怪了。

所以當趙不息向王翦提出想要討教一些兵家學問的時候,王翦欣然應允,認真給趙不息講這兵法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知識。

趙不息如饑似渴的如一塊幹燥的海綿一樣吸收著來自王翦的兵家知識。

有師父和沒師父區別還是很大的,趙不息先前雖然跟著她娘學過一段時間,可她娘並不是十分優秀的老師,也沒有帶兵經驗,教導趙不息的方式就是把她自己腦中的知識東一嘴西一嘴的講出來,然後讓趙不息自己自己領悟,而看兵書,那些兵書大多都是記載著將軍們的一些零碎感悟和他們獨特的帶兵思路,並沒有系統性的講解基礎知識。

所以趙不息說起來其實並沒有真正系統學過兵家的基礎學問,只靠著自己總結各路兵書,靠著天賦硬啃。

王翦則是一名十分優秀的兵家大家,或許論起打仗來他永遠也比不上白起和韓信的“靈光一閃”,他的一生中也沒有打過能留名戰爭史的戰役,可作為經驗流選手,在教導弟子上,毫不客氣的說,王翦閉著眼都能吊打白起。

……韓信說不準,韓信是寫過《兵法三篇》的,不過那也是很久以後了,現在的韓信還是十三歲的小少年,能贏王翦全靠天賦。

“打仗最關鍵的是要治理軍心,讓士卒和將帥一條心……”王翦講課深入淺出,並不先講兵法戰術,而是從最基礎的如何管理軍隊講起。

王翦告訴趙不息,最能分辨一個將帥能力的並不是他能打出多麽神乎其神、以少勝多的戰役,而是看一個將領他能夠指揮多少軍隊。

以少勝多的名戰放在整個戰爭史上也是極為稀少的,所以才每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都赫赫有名,可實際上這樣的戰役幾十年也不會有一次。

區分名將和平庸將領的,其實是看一個將領能夠帶領的軍隊多少。能統帥一萬人,就可以做將領,能統帥十萬人,就可以做一軍副將,能統帥三十萬人,就是一國內數得著的將領了。

“王翦在五十歲之前,只能統帥三十萬人的軍隊,所以只是秦國內能數得著的將領,在五十歲之後,他能夠統帥六十萬的軍隊,此時他就成了七國最有能力的將領。”王翦摸著胡須,頗有些得意。

其實他的天賦在七國的將領之中並不算是最好的,李牧、項梁的天賦都不在他之下,可……他活得久啊,李牧天賦很好,可惜攤上那麽一個昏庸的君王,沒等到經驗積累足夠就死在了趙王遷手中。而他王翦,雖然天賦平平無奇,可他的陛下英明,從不猜疑他,有功就賞,讓他有足夠的時間熬成世間第一名將。

趙不息頻頻點頭,十分得意。這麽看還是她的韓信厲害嘛,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不愧是兵仙!

用不著五十歲,最遲等到韓信四十歲的時候,她就要給韓信湊出來百萬大軍讓他西征羅馬……

王翦講的很詳細,他的兒子王賁和孫子王離都是他一手教導出來的,對於如何教導孩子,王翦已經有了十分充足的經驗。

趙不息也聽得入神,她一邊聽著還一邊奮筆疾書,記錄著要點。

一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王翦畢竟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只講了兩個時辰就沒有精力了。

“老夫今日教的學問你可都記住了?”王翦笑吟吟看著趙不息。趙不息晃晃手中的筆記,“記住了大部分,沒想清楚的地方都用紙筆記了下來,等晚上回去我再好好想想。”

王翦略有些驚訝:“黑石子竟然能記住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