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很快就到了項氏一行人該和趙不息分別的地方了。

天色微涼,林風吹過,項氏一行人帶著虞姬一家和趙不息辭行,他們要繼續往南走。

項梁湊過去找範增去了,剩下趙不息和項羽告別。

項羽背著被布條纏住的重槍,笑呵呵地拍著趙不息的肩膀:“阿姁啊,我實在是欣賞你,不如你跟著我叔父來楚地吧。等到吾叔侄殺了那秦暴君成就大事,就分封你為趙王如何?”

啊這……

趙不息目瞪口呆聽著項羽的招攬。

她怎麽覺得這番說辭這麽熟悉呢?

趙不息看著項羽,心想你這個濃眉大眼的竟然偷偷抄我畫的大餅,真不害臊啊。

“其實我也很欣賞你,要不然你以後跟著我幹吧,我成大事之後給你封侯。”趙不息誠懇看著項羽。

封侯拜相,給項羽封侯可以,至於拜相……趙不息還是很珍惜自己的江山的。

項羽被趙不息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話術給逗笑了,他嘲笑趙不息吝嗇:“我願意將你封為趙王,你卻只願意給我封侯,阿姁,你也太小氣了。”

“你年紀還小,封王這話可不能隨便說……”當然趙不息也根本就不相信項羽的鬼話,項羽在歷史上可是出了名的吝嗇鬼,分明是貴族出身,可在封賞上卻還不如出身更低的劉邦大氣。

項羽是那種嘴上說的好聽,行動上一點都不做的渣男,他手下的人立了功,項羽會十分親切的和手下稱兄道弟,然後說要封你為王賞你千金,結果手上的印璽就是攥著不往封賞文書上蓋章,封侯賞金都很吝嗇。

哦,這也是為何後來英布等人會背叛項羽的原因之一,只畫大餅不漲工資。

趙不息心想,她雖然也畫大餅,可是等一起齊心協力把大餅做出來之後她是真的分餅給屬下的,作為主君,她可比項羽合格多了。

聽到趙不息的話,項羽嗤笑:“你比我還小三歲,我若是年紀小,那你豈不是只能算得上稚童。”

卻也沒有繼續招攬趙不息。

趙不息和項羽兩個人心中都清楚,對方絕對不會是願意屈居人下的人,趙不息不願意讓項羽給她封王,項羽也不願意趙不息日後給他封侯。

項氏一行人辭別了趙不息,虞姬臨走之前紅著臉塞給了趙不息一個香囊,說是禮物,掛在了趙不息腰上。

趙不息看著項羽一行人遠去的背影,感慨地嘆了口氣。

“主君何故嘆氣?”一側的範增忍不住詢問。

趙不息搖頭道:“項羽英勇,卻注定和我是敵非友啊。他的心氣太高了,日後必定是一代梟雄。”

“項家叔侄的確都是心高氣傲之輩。”範增和項梁是多年老相識了,他比趙不息更清楚項梁是什麽樣的人。

範增提議:“既然主君覺得那只猛虎有朝一日會噬人,為何不趁著他年幼誅殺他呢?”

語氣之自然,仿佛項羽的叔父項梁不是他的多年舊相識,而是他的多年仇敵一樣。

不愧是能在自己不占理的時候還能主導鴻門宴這等兇狠計策的謀士。

趙不息有點心動,摸摸下巴,隨後又搖了搖頭:“項羽有萬夫莫當之勇,若是想要誅殺他,至少要出動三千軍隊在平原地區圍剿才有萬全把握,冒著被秦朝廷剿滅的風險殺項羽一人,收益和風險不成正比。”

範增驚駭:“此人竟有如此之勇?”

趙不息肯定地點點頭,十面埋伏之後,項羽帶著八百騎兵突圍,他一人一路斬殺數百人,而後在烏江邊將自己的馬送給了烏江亭長後,又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按照這個勇猛程度,沒有數千軍隊根本沒法絞殺項羽。

“不過此人優柔而寡斷,雖然武力勇猛無二,卻只能為將為帥而無法為王,不足與謀。”範增給出了一針見血的評價。

在歷史上,範增是在經歷鴻門宴項羽放走了劉邦之後才怒而斥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的,而在如今,跟隨了趙不息數年、和陳平張良蕭何等一眾聰明人交往密切的範增,眼界更加開闊,在短短的數日交集後,就對項羽做出了十分中肯的評價。

趙不息盯著項羽離去的方向,感慨:“若是他只是勇猛也就罷了,我愁就愁在,項羽不只是個人武力勇猛,帶兵的本事也堪稱舉世無敵啊。”

“堪稱?”範增敏銳地抓住了趙不息話中的關鍵信息。

“單論帶兵作戰的本事,項羽和韓信不相伯仲。”趙不息給出了評價,“不過項羽的優點突出,缺點也很明顯,韓信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而項羽則是從來不打有準備的仗。”

範增知道自己的主君在識人用人上十分精準,也不懷疑趙不息對項羽和韓信的判定,他撫著胡須輕笑:“主君既然不憂慮,那想必一定有辦法對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