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墨家學宮先不著急建,可其他地方是該先建一下的。

正好現在莊稼也都收完了,趙不息就按照先前和蕭何商量好的,以冬衣為報酬雇傭了一批鹹陽的黔首先把黑石學堂和農家基地、醫學院建造了起來。

這幾個地方都好建造,不是墨家學宮那類重大工程只是建造幾個院子先用著罷了,加上來做工的黔首又多,二十幾天就建完了。

接著就是招生,趙不息這次倒是沒有免費招收學生,而是收了一些錢。

在儒家法家眼皮子底下還是先低調一點,若是免費招生,被人家以為自己是去和他們打擂台的就糟糕了。

收錢來報名的學生就少了,也只有寥寥十幾個和趙不息關系好的小官吏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過來。

畢竟秦朝是有官學的,大部分官吏還是更信任官學。

讓趙不息吃驚的是常妮竟然也咬著牙把自己孩子送過來了,兩個還只有五歲的孩子。

“你這兩個孩子年紀還這麽小,送過來學不了什麽東西的。”

趙不息勸常妮,常妮家中很貧窮,這些錢估計是她多年省吃儉用才攢出來的,沒必要在孩子這麽小的時候就送過來。

就算是那些家中不缺錢的小官吏,送過來的孩子也都是十二歲往上的呢。

常妮卻只是靦腆笑笑:“我在紡織廠中做工賺了些錢的。”

“那現在也沒必要送過來上學,等到十歲往上還差不多。”趙不息勸,“這個學堂裏面教的東西都是怎麽考小吏的,你的孩子還用不上。”

可常妮只是仰著頭,輕聲道:“我沒有指望她們能學多少東西,只是我想著讓她們先識識字,多跟在您和您的門客身邊,學一學,日後也好多有些出息。”

“我會努力種田做工,肯定能付上學費的。”常妮細聲細語道。

常妮只有一米五,趙不息身高已經達到了一米七。

可這一刻,趙不息忽然覺得常妮比自己好像還要高大一些一樣。

一個母親總是要比一個女孩高大的。

趙不息撓撓頭:“那就送進小班先跟著識字吧,我們這邊還有政策,六尺以下的孩子學費只用半價。”

“也就是說,你兩個孩子只用付一份學費就行。”

常妮愣了一下,隨後便欣喜了起來,她準備了兩份學費,而今只用付一份學費錢那就日子就不用緊巴巴的過了。

當然常妮也猜到了十有八九這是趙不息的好心,畢竟學堂裏的孩子也唯有她的兩個孩子身高在六尺以下了。

“你們叫什麽名字啊?”趙不息蹲下,捏了捏小姑娘的臉,輕笑。

小姑娘很乖巧,牽著自己的同胞兄弟乖乖站在趙不息身邊,聞言擡起頭脆聲道:“我叫大丫,他叫二娃。”

“上學可不能叫這名啦。”趙不息摸了摸小姑娘的頭,站起來對常妮道。

這個時候許多小孩是沒有自己的姓名的,尤其是窮苦人家的小孩,都是隨口叫著,得等到八歲以後沒那麽容易夭折了再正式給起名字。

常妮這才想起來自己兩個孩子還沒有正式的名字,下意識往四處看了看。

這時候起名字也沒有什麽講究,黔首有姓的少,都是隨口起一個代稱,比如車叫做車的原因就是他父親曾經是一名馭者,駕駛戰車,他就叫了車。

“一個叫墻,一個叫椅?”常妮看到了墻壁和椅子。

趙不息笑了笑:“要不我給她們起兩個名字怎麽樣?”

常妮頓時高興了起來,她感激的看著趙不息:“是哩,我們裏裏長的孩子就是找鄉老起的名字,貴人起的名字福氣大。”

“跟著你姓,一個叫常昭,一個叫常明如何?昭和明,都有明亮的意思,前路光明,昭昭明亮。”趙不息笑眯眯道。

常妮聽到這麽好的寓意頓時笑的更燦爛了,她摸著自己孩子的頭頂,就要按著兩個孩子跪下。

“快謝謝黑石子。”

趙不息阻攔了她,反而蹲下對兩個孩子:“你們不該謝謝我,以後要謝謝你們娘親,學堂的學費很貴的,她要很努力種地做工才能供得起你們讀書,你們讀了書,日後的前途才會變得明亮的。”

兩個孩子仰頭看著趙不息和自己的母親,臉上的表情還十分天真。

她們才五歲,還不知道什麽是明亮的未來。

不過她們以後會知道的。

那是她們娘親織的一匹又一匹布,種的一畝又一畝的地,再加上一點點遇上了趙不息的運氣,才給她們鋪出來的光明未來。

這個黑石學堂鹹陽分校教授的東西和河內郡內的黑石學堂有著很大差距。

學堂中有幾個學生年紀已經二十多歲了,甚至已經考了好幾次選拔官吏的考試,只是一直都沒有考中。

秦朝選拔小吏主要有三條標準。

一是家裏要有些家資,窮人不能當官。史上的韓信就是因為窮所以“不得推擇為吏”。二是要會書寫、懂法律。三是年齡要在壯年,也就是十七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