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想到就做,趙不息吩咐跟在自己身側的屬官記下來:“讓陳平在黑石學堂裏舉辦第一屆愛國作文大賽,題目就是愛國,問題不限,詩歌文章都可以,選十篇寫的最好的拿過來編在第一卷 的序言中。”

至於黑石學堂的弟子水平不夠寫的文章不太好,那等書修好了之後賣給天下人,誰覺得自己水平更好那就再投稿給出版府就好了,若是真有水平高的,那等到第二次修訂的時候再替換下來就行。

屬官揮筆記下了趙不息的吩咐。

趙不息想了想,又側頭告訴叔孫通:“還要勞煩叔孫先生以‘忠君愛國’為主題寫一篇文章,我要把這篇文章放在第一卷 的第一篇……對了,這個君只寫大秦皇帝陛下就行了,不用特意寫我爹的名字。”

拍馬屁這等東西,還是要交給擅長的人幹,趙不息相信叔孫通一定能把大秦皇帝陛下寫得英明神武、文武雙全、霸氣側漏。

叔孫通嘴唇顫了顫,不是,為什麽要特意強調這個忠君只要寫大秦皇帝陛下而不是大秦始皇帝陛下啊。

叔孫通覺得自己似乎是上了一條賊船,這條賊船的船長對自己親切有加,把自己拉到了船上,等到自己意識到這條船好像是一條賊船的時候,回頭一看,船已經離岸邊很遠了。

而且,自己身側還站著笑眯眯的賊船船長,正把她手中的船槳遞給自己。

叔孫通現在有點後悔自己太早就上了趙不息的賊船,可現在再想跑似乎也晚了。

“唯。”叔孫通無奈答應了下來。

想來自己這位主君應該是打算這一篇忠君愛國文用幾十年,等到陛下……日後再接著用的吧。

應該是吧?

叔孫通突然恨起了自己的敏銳,他平生就愛分析事情,單單只是趙不息方才說的一句話,叔孫通就覺得自己只要輕輕一深挖,就能看到這位新主君的心思。

還是先裝一陣傻吧。叔孫通下意識規避了讓他覺得冒險的選項。

趙不息滿意地點點頭,她不願意去想叔孫通是什麽心思,反正只要是到了她手底下,就必須幹活。

她心愛的大才們遵循八小時勞動法,剩下的人當然是全都996啦!

天下百姓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門客怎麽能睡得著覺的啊!

給儒家的典籍頒布完指令之後,趙不息又走到了法家的修書室。

其他百家都有專門的大能審查修書,她這個半吊子就不去指手畫腳了,只有儒家和法家兩家,一個學問深厚的弟子都沒有來,趙不息這個半吊子也就只能硬著頭皮頂上了。

法家也不是完全沒有大賢看著的,尉繚就在這裏面呆著修書,尉繚的確是因為著兵法而出名的兵家理論大師,可他也不僅僅是兵家大師。

兵法家,治軍一向是和軍法分不開的,尉繚最出名的主張就是“從嚴治軍”,將法家嚴酷刑法的主張引入到了軍中。

這也是秦軍為何能強大的原因之一,因為嚴酷的軍規,所以秦軍才能做到令行即止。

在沒有法家大能的時候,尉繚也能頂一頂法家的活。

老師又能怎麽樣呢,老師也要幹活。

趙不息對尉繚的態度就好多了,她笑著拉過一個椅子坐到尉繚身側。

“師父,咱們這個《秦律基礎法》編撰的怎麽樣了啊?”

尉繚無奈道:“已經修的差不多了……先前你黑石用的那幾本秦律普及冊子其實已經比較完善了,我如今只是將它們都整理到一起罷了。”

法家部分趙不息只整理了秦律部分以及一部分法家思想。

“刑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這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被編撰到了書中,“以刑去刑”,認為利益是一切,道德無用的部分被趙不息隱去了。

後世的帝王選擇儒家治國而不是法家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法家的一些思想的確是不太適合教化百姓。

當一個社會上每個人都只講究利益而不講究道德,那這個世界就太糟糕了。

法家治國講究勢和術,一個君王能給予臣子和黔首利益那天下人就會擁戴君王,國家就會強盛。可這個方法太看重君王的能力了,遇上嬴政這樣的君王自然是如虎添翼,可是若是遇到的是胡亥這樣的君王,那國家……嗯,短短二年就能敗光秦七代君王的時代積蓄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可偏偏法家還只講究利益不講究道德,這也就導致了秦朝投降的將領多,嗯,投降的皇帝也多,足足二分之一的皇帝都投降了,在秦朝滅亡之後甚至都沒有人想要復國。六國滅亡了之後還有一堆六國余孽心心念念想著復國呢。

秦朝用法家治國,可能用利益輕易驅使的臣子和百姓,又何談什麽忠義呢?

“秦律浩瀚,你只修這一本恐怕不夠。”尉繚還是沒忍住對趙不息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