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深更半夜,星星明亮。

颯颯的寒風吹拂著大旗,巡邏的士卒挎著劍在營地內穿梭著。夜深人靜,只有風吹樹枝的颯颯聲和巡邏士卒的腳步聲,其余一點聲音都沒有。

如今大軍還沒有開撥,所以趙不息還是有自己的房間住的,若是軍隊開撥了,那她也只能住帳篷了。

寢室內一片昏暗,唯有幾縷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框透進來。

床上,忽然一團黑影揭被坐起。

“不是,這些千古一帝怎麽都一個德行啊。”趙不息睜著一雙絲毫沒有困意的眼睛,頂著一頭鳥窩一樣的頭發吐槽道。

她爹怎麽和李世民一個德行啊,使勁為難繼承人,對其他孩子就是寵溺誇獎。這樣培養繼承人會出大問題的,縱觀整個歷史,千古一帝也就寥寥幾個,這些千古一帝非要拿自己的標準要求他們的繼承人這不是為難人嗎?

嬴政和李世民一個德行,覺得自己二十來歲的時候能橫掃天下,他們的繼承人就也能在二十來歲的時候橫掃天下。可別說是歷代帝王之中了,就算是在那幾個千古一帝中,二十幾歲就能一統天下橫掃天下也就秦皇唐宗兩個啊,文治武功都要,這誰能行啊。

歷史上能滿足這兩位對繼承人要求的也就他們彼此了吧?李世民給嬴政當兒子,嬴政給李世民當兒子,除了他們兩個之外,誰給他們當兒子他們都不會滿意吧。就算是漢武帝,人家也得等抽出衛霍兩張ssr之後才能開始發力呢,給她爹當兒子估計嬴政都嫌棄劉徹大器晚成……

這樣培養繼承人肯定會出問題啊,歷史也證明了,扶蘇和李承乾雖說不是蠢人但也絕對達不到千古一帝的標準,最後一個被糊弄自殺,一個被逼得半瘋造反。哦,在這一點上劉邦、朱元璋、康熙、劉徹估計和嬴政李世民也很有共同話題,這些厲害的皇帝就沒有一個會培養繼承人的。

他們自己聰明,就覺得自己的繼承人也和他們一樣聰明,可實際上千古一帝這種資質還得是靠變異不能靠遺傳。

趙不息輕嘖一聲,終於想通了為什麽這幾個月嬴政對她開口逆女閉口逆女,再也聽不到小麒麟女這樣的稱贊了。

沒事,她會以史為鑒,明天開始就學李治每天一封信給她爹送信。

至於被罵幾句,更是沒關系了,古人重視臉面超過重視生命,可她不是。她爹翻來覆去也就只會罵幾句逆女,還不如她上學的時候老師罵的“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聽起來唬人。

想通了以後,趙不息閉上眼睛,心滿意足的把自己往被褥裏面一摔,接著睡起覺來。

蒙恬給趙不息留了五天時間適應一下邊關的氣候,常年生活在鹹陽的人剛來到大秦最北方的邊關時總是不太適應這邊的氣候的,所以這五天裏趙不息還不用去軍營隨軍。

趙不息這次到邊關來身邊只帶著張良一人,呂雉深入匈奴腹地如今還沒有回來,範增跟著韓信去遼東郡了,陳平留在鹹陽負責給趙不息傳遞鹹陽的一手消息,蕭何又要總管數十萬軍隊的物資調動脫不開身,因此趙不息身邊的謀士只剩下了張良一個。

所以裏裏外外的事情都要張良上手忙活,這幾日張良忙著在九原關和黑石勢力之間建立運輸線忙的焦頭爛額,趙不息覺得幕僚就是要拿來使喚的,所以理直氣壯把所有工作都交給了張良,自己則悠哉悠哉的在九原關內閑逛。

“其實我也不是閑逛,我也是有工作的。”趙不息袖手走在街上,好奇的看著道路兩邊和鹹陽完全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喃喃寬慰自己因為把所有事務都扔給張良而升起來的那一點微不可查的愧疚感。

到處逛逛,看看這關中的物價如何,周圍居住的黔首性情怎樣,這邊有沒有什麽特產,然後再選一塊好地方建一個黑石九原分部交易所,打通邊關和內地的貿易路線。

要治理一個地方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得讓這個地方富起來啊,如今九原關是大秦和匈奴交界的邊關,受到戰亂影響民生經濟不行,可這次大戰秦必定會吞並匈奴相當大的一部分土地,到時候九原關就不是邊關了,形勢穩定之後總不能讓黔首依然過饑一頓飽一頓、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吧。

而且到時候九原關不是邊關了,可也肯定會成為自鹹陽到北方邊境的重要交通樞紐,要是九原關都窮的苦哈哈的,那更北的邊關只會更差。

九原關內還是頗為熱鬧的,這裏有秦朝大軍駐紮,安全性比起周遭那些小村子高上太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周遭百裏內最大的市場。

只是因著這裏靠近匈奴,所以市場上的牛羊多而其他生活用品少,賣食物的也是肉多而糧食少。今早剛下過雨,濕潤的泥地上混著羊的糞便,味道十分刺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