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只是他失敗了,趙高眼神暗了暗。

趙高以為就算是趙不息對他有一點敵意,可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畢竟就連前兩年處處和趙不息做對的儒家法家,趙不息也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甚至還重用了叔孫通和李由。

自己在朝堂上可從未跟這位十五公主針鋒相對過,趙高覺得趙不息對自己的厭惡應該不會大於對儒家和法家的厭惡。

而且他還是陛下的近臣,他是能夠不動聲色的影響陛下喜好的——盡管嬴政的大部分決定不是他能夠幹涉的了的,但是一些點滴小事中積累的喜好他趙高還是能影響一些的。

公子胡亥自幼就是個草包,要不是他一直在陛下耳邊提起胡亥,陛下又怎麽會在趙不息之前最寵愛胡亥呢?

一個一點能力也沒有,只知道無能狂怒的公子,若不是自己是他的老師,能夠在陛下面前為其爭奪寵愛,早就泯然眾人了,又怎麽能被嬴政寵愛那麽多年呢。

一個草包,他趙高尚且能扶起來,若是十五公主和他強強聯手,他給趙不息時刻通風報信,則大秦的二世皇帝,就必定是她了。

所以趙高認為,趙不息這樣懂得權衡利弊的聰明人是不會拒絕他的示好的。

可惜結果不如他意。

趙高一開始是想要借著一層兄妹關系讓胡亥和趙不息緩和關系,就如同長公子扶蘇一樣,十五公主不也如陛下所願和長公子扶蘇培養起一些兄妹情誼了嗎?

等到胡亥和趙不息關系好一些之後,他再接著胡亥老師的名頭順理成章和趙不息搭上關系……其中還有趙高的一些小心思,他想要和趙不息關系親近,可又不想要嬴政發現,那通過胡亥再和趙不息搭上關系就是最穩妥的做法了。

嬴政雖然多疑,可從來不會懷疑自己的子女。縱然是胡亥和趙不息關系好,嬴政也不會聯想到自己身上。

只是沒想到第一步就失敗了。

趙高眉頭緊緊皺起來,他這幾l天總是在想那一日趙不息和胡亥的那場沖突。

他是知道胡亥和趙不息之間有些矛盾的,只是從他自胡亥那裏打聽到的情況來看,應當不是什麽化解不了的矛盾啊。

長公子扶蘇那可是趙不息競爭帝位的最大的敵人,趙不息都能和他關系不錯。什麽仇怨能夠超過競爭帝位的仇怨呢?

對趙高這樣將自己的利益排在第一位的人,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想明白趙不息是怎麽和扶蘇關系還不錯的,要是換了他,對自己有威脅的人他肯定統統弄死。

所以趙高也就認為,或許趙不息是十分重視血緣的那一類人,那就更好了,連自己最大的敵人都能和睦相處,那一點威脅都沒有胡亥應當也能搭上趙不息。

只是天不遂人願。

趙高深吸一口氣,不知道自己此時應該先罵趙不息還是應該先罵豬隊友胡亥。

但是趙高絕對可以肯定的是,胡亥和趙不息之間的矛盾絕對不只是胡亥告訴他的那般輕巧。

胡亥雖然蠢笨,但也不是傻子,肯定不會告訴趙高自己被揍是因為想要欺負自己親妹妹反被教訓了一頓,他只告訴了趙高兩個人在街上遇到生了些誤會。

再加上這種“家醜”嬴政也不會透露讓趙高知道。

所以趙高直到那一日趙不息當著嬴政的面罵胡亥,嬴政還想都沒想就站在了趙不息身邊怒罵了胡亥之後,趙高才後知後覺到他那個豬隊友胡亥和趙不息之間的關系絕對不是發生過“一點小摩擦”那麽簡單。

或許這也是趙不息厭惡自己的理由。

趙高面沉如水,一時間心中升起了對胡亥的怒氣。

沒用的東西,還連累自己。

只是若是趙不息對自己的討好視若無睹,那他就要再想其他法子了啊……趙高苦惱地按了按額角。

趙高現在只希望嬴政能夠活得長一些,嬴政在位,他還能舒舒服服做中車府令,若是換了人,只怕自己就真的一點權力也沒有了。

對於趙高想要討好自己的心思趙不息一點也不知道。

她對趙高厭惡的厲害,盡管現在趙高還沒有幹出什麽事情來,可只要是秦始皇的迷妹,就很難不對趙高滿心厭惡。

而且就算是拋開史實不說,盡管也拋不開,趙高這種背叛主公的人趙不息也不敢用。

人家呂布對他義父們都還給個痛快呢,趙高可是把始皇帝的屍體放在鹹魚裏悶著的……

再說趙高的才能有不是不可替代的,他頂多就是中人之才。他強的是洞察力,能讓後期那麽多疑的始皇帝還信任他只留著他一個人在車駕中伺候才是他的本事。其他的治國之才,幾l乎沒有,要是有一點治國之才也不至於跟胡亥一起短短三年就把大秦敗完。

對於李斯這樣法家頂尖人才,趙不息手底下大才也沒有一個能在法律方面超過他的,再加上把始皇帝屍體放在鹹魚裏面也不是他的主意,他頂多算是個從犯,所以趙不息對李斯盡管不算親近,可也願意讓他接著當一個勤勤懇懇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