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2章 突然的沖突(第2/3頁)

半個月後,從錢塘起運的十艘裝滿糧食的綱船,在長江航道上直接傾覆,人員物資全部覆於水中。

消息傳到京城,頓時朝野震驚!

特別是,當調查結果出來的時候,當今的臉色十分難看。

十艘傾覆的綱船上,根本就沒有糧食存在,船艙裏全是一塊塊不規則的石頭。

尼瑪的,這是搶劫漕運綱船?

又或者說,有漕運衙門的官吏,和地方勢力勾結,共同完成了此次震驚朝野的操作?

可不管那一項,都引起了當今和內閣的震怒。

此風不可長!

一旦朝廷不能第一時間發動雷霆掃穴之勢,給予暗中的宵小之輩足夠震懾,以後的漕運哪還有安穩可言?

另外,就是漕運衙門到底有沒有出現漏洞。

若是有問題的話,那可就嚴重了,甚至可能影響到北方的糧價以及穩定。

不要忘了,此時的南方,正面臨可能出現水災的狀況。

朝廷不斷派出欽差趕赴南方,監督查看各處河流的堤壩以及水患防護措施。

整個南方,都籠罩在一種沉悶的壓抑氛圍之中。

要是稍稍有點火星,搞不好是要出大事的。

這時候運輸漕糧的綱船出事,不得不叫當今和內閣閣老們多費一番思量。

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嚴重!

很快,金陵方面就傳來一封密信,送到了賈蓉手裏。

他打開一看,正是東南沿海大族寫給開國勛貴集團的。

內容十分霸道,就是希望開國勛貴集團不要自誤,盡快結束津門到高麗的海上貿易,不然情況只會更加嚴重。

至於怎麽個嚴重法,信上沒有說,顯然也是怕落人口實。

聯系到最近發生的大事,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至於東南沿海大族,為何會行如此猖狂之舉,除了警告開國勛貴集團之外,也不無震懾朝堂的意思。

之前,當今不是被銀子的事情弄得很頭疼麽?

一口氣派遣了眾多稅監趕赴江南,準備在江南狠狠的搜刮一通,起碼也要弄到足夠的銀子。

稅監的目的,自然是江南的特產,像是礦山,茶園還有綢緞作坊,以及瓷窯之類的,收取足額稅收補貼國庫不足。

而這些被收稅的對象,正好全是東南沿海大族的命根子。

他們做海外貿易,總得有貨物從外海兌換更高利益的貨物不是。而東方特產的絲綢,茶葉和瓷器,以及大黃之類的特產,則是外海的暢銷產品。

可以說,每一個有些名氣的東南沿海大族,其背後都有一個龐大又完整的傳統產業鏈條。

像是茶園,綢緞作坊,瓷窯,甚至制作鋼鐵的作坊都不缺,水平可能還相當不俗。

他們就是靠自家的出產,還有大乾南方的一些特產,從外海換取驚人利益。

按說,東南沿海大族哪一家的財富,都不會低於五百萬兩,應該已經足夠滿意了吧。

事實上,像是他們這樣的存在,對於利益的貪婪幾乎永無至今,根本就沒有滿足的說法。

當今突然派出稅監收稅,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被挖墻腳一樣難以接受。

之前,當今派出的稅監,被他們聯合南方士紳一起堵在金陵那裏出不來,一旦出城就是死路一條。

按說,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不錯了,若是逼迫太甚的話,那就是公然和當今跳反了。

此時的大乾,可不是正常歷史上的中晚明,當今手裏可是握著實實在在的刀把子。

東南沿海的地方駐軍,就算被滲透得再厲害,也不可能公然舉起反旗,銀子再好也沒有命重要。

可惜,東南沿海大族一向橫行霸道慣了,他們在東南海面上就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顯然想法和中原腹地的存在不同。

似乎,覺得顯露的力量還不足夠,這次又來一波劫掠漕糧的把戲,估計就是想要震懾朝堂。

賈蓉都有些無語了,有些人行事真的叫人看不懂。

按說,東南沿海大族的主事人,絕對屬於精明強悍的那一種,不然也不能在海面上稱王稱霸。

由他們支持進入朝堂,成為代言人的官員也不在少數,甚至內閣之中有一位閣老,就是出身東南沿海地域。

還有,最近在東南一代聲勢不弱的東林書院,也是由東南沿海大族支持的書院力量。

他們本來可以通過朝堂,以及民間兩方面的力量,約束當今派出的稅監,時間一長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這次劫掠漕糧一事,直接捅了大簍子。

賈蓉可沒有替他們隱瞞,先將書信內容告知其余開國勛貴集團核心大佬,然後通過戴權的關系,將書信送到當今案頭。

“膽大妄為,真真膽大妄為!”

當今氣得雙眼噴火,差點當場爆炸,直接就要下令地方駐軍抄家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