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緣由(第2/3頁)

對於當今這種拐彎抹角的咨詢方式,賈蓉感覺好笑,倒也沒有露出什麽痕跡,輕笑著將心中想法道出。

其實想要解決江南賑災的麻煩,並不是那麽困難。

當今手裏還是有許多好牌的,就比如江南的官學學生以及各地書院學生,都可以召集起來作為賑災人員,在朝廷派出的欽差大臣指揮下負責監督以及直接參與賑災。

畢竟都是年輕人,血氣方剛有理想有激情,就算出身不俗,也很少沾染那些違法亂紀禍害百姓的事情。

像那種拿仗勢欺人當尋常的存在,還是極少數的。

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讀書上,就算家族有什麽不好的一面,也不會輕易讓此時的他們接觸到。

有他們出面負責監督和親自執行,背後的家族自然會有所顧忌,搞不好還會爆發激烈的內部沖突。

書生意氣可不是說著玩的,南方書生又是出了名的敢搞事。

至於那些出身貧寒的官學以及書院學子,自然不會和地方豪強同流合汙,會將他們看到的,經歷過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指揮他們的朝廷官員。

而朝廷方面,只需要堅定的站在這些書生背後就成。

什麽官商勾結,什麽地方豪強橫行不法,什麽百姓沒有得到妥善安置一類的事情,都會輕而易舉暴露出來。

到時候,朝廷處置的話不僅證據充足,而且也遊刃有余。

賈蓉認為,南方賑災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打擊壓制南方的鄉紳利益集團。

當地官府和駐軍指望不上,那就想辦法釜底抽薪。

這些家夥之所以盤踞地方蠻橫霸道,甚至不將朝廷官府放在眼裏,還不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地方的財權以及大部分人力資源麽?

財權方面太過敏感,除非朝廷想要下重手,不然不可能輕易觸碰,那就動人力資源好了。

什麽是人力資源,就是收到地方豪強直接控制,以及間接控制的百姓。

若是放在太平光景,想要撬走地方鄉紳掌握的人力資源,幾乎不可能。

可現在正是天災人禍肆虐,南方各地流民遍野之時,那就好操作得多了。

朝廷和地方官府要做的,就是大力吸納流民。

最好,能將受災嚴重,或者已經失去土地,淪落為佃戶的存在都收攏過來。

想要安置眾多流民,以及想辦法吸納過來的南方百姓,並不是多麽困難的事情。

朝廷的財政說實話,此時還算是比較能抗的。

像是淮南以及淮北地域的沿海區域,可以根據水文地理條件,建設一座座的港口城鎮。

通過津門港的範例,一個港口城鎮起碼都能吸納數十萬百姓,一旦順利運轉起來能夠給朝廷提供大量收入。

多建幾個港口城鎮,隨隨便便就能吸納數百萬人口。

也不用擔心沒有錢,朝廷刻意和各地的大商人合作麽,反正他們有錢,也肯定能夠看得上修建港口城鎮後的收益。

朝廷對付地方鄉紳處處為難,難不成對付一幫根基淺薄的大商人,還有問題麽?

實在不行,那就動員內務府帳下的皇商好了。

皇商本身的財力就相當驚人,厲害些的甚至有能力單獨承攬一座沿海港口城鎮的修建事宜。

地方上的大商人信不過,皇商總能信得過吧?

只要能夠好好賑災,同時做好釜底抽薪的夥計,南方這裏就不會出大亂子。

等到頻繁的天災稍稍歇一歇,朝廷完全可以騰出手來,慢慢解決南方這邊不停話的存在。

當著戴權的面,他把該說道的,基本都說道清楚了。

之所以這麽上心,自然是有緣由的。

隨著開國勛貴集團在外海的折騰,甚至已經占據了好幾個島嶼作為基地,賈蓉能夠收獲的氣運大增。

就算不是寧府直接占據地盤,他也能收獲一筆不小氣運。

此時,賈蓉本身的氣運之磅礴,只能用驚世駭俗來形容。

他比較過,此時頭頂的氣運雲團,甚至比得上四分之一接近三分之一的大乾國運。

很顯然,不在大乾內部折騰,帶著勢力龐大的開國勛貴集團在外海開疆拓土,是一步相當正確的棋。

這時候,他自然希望出海的大乾勢力越多越好,並且還是按照他制定的計劃和規矩行事,如此賈蓉就能得到最大的好處。

此時,磅礴的氣運已經讓他神魂有了異相,能夠直接觀到到冥冥中的太虛幻境。

只是,被太虛幻境外圍的一層迷霧遮擋。

心中隱隱有悟,太虛幻境可能就是紅樓世界的核心所在。

只要能夠掌握太虛幻境,基本上就相當於掌握了此方世界的控制權柄。

打個比方,就和洪荒世界已經化身天道的鴻鈞老祖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