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章 立制

抓南洋土人,來做苦力。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但目前可能不行。我們整個人口才一千二百多人,如果船隊出海貿易和移民,那整個漢洲人口,也就不足千人了。就算陸續把滯留在巴達維亞的三百多人接回來,也不過恢復到一千三百多。

這些人還要一大部分要在農田裏侍弄各種莊稼,再加上各個工坊,建築,漁業,可利用的機動人員還真不多。就這,還要震懾壓服那些土著人。再弄來千兒八百的南洋土人,估計會有些消化不良了。

還是再等等吧,至少漢洲能輕易地拉出三四百脫產的專業武裝人員,那時,就可以考慮弄些南洋土人回來。

“小天,你現在考慮問題,越來越周密了!”曹雄贊嘆一句,“以後,這漢洲的基業遲早要交給你們幾個兄弟。到時候,你主內,發展民生積蓄實力;你二哥和三哥在外,努力轉運人口和物資,征討漢洲之外敵。”

“舅父,這是準備要坐在屋中享清福?”齊天開著玩笑。

“我怎會坐看你們兄弟辛苦創業?”曹雄嘆了一口氣,“俺今年四十二了,還能拼個十幾二十年。定當為你們兄弟打下一個堅實基礎。俺死了,你們兄弟正當壯年,必可建立我們曹齊兩家數十百年的富貴。”

“舅父,只是想為身後百年富貴謀劃嗎?”

“那不然咋的!”曹雄說道:“洪武爺建立大明,他們朱家子孫不就是幾百年富貴,享用至今!”

“可他們老朱家,快要完蛋了?”齊天搖搖頭,對曹雄的家天下,有些不認同。

“不至於吧!”曹雄這次去大明,到了廣州,城中依舊繁盛,商業貿易仍然興旺,社會秩序一如往昔。絲毫不像一個王朝末世景象,北方雖然流民風煙四起,但並未動搖大明的根本。

“十年後,大明必亡!”甲申天變,只有不到九年,李闖破北京,然後滿清叩山海關,隨後,神州陸沉,一片腥臊。

“國,不該是一家一姓所有。”齊天緩緩地說道:“國,應該是千家萬姓之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國。”

“小天,話雖如此,但一個國,總有一個或幾個領頭的吧。他們冒著各種艱難險阻,建立了一份基業,總得有一份富貴吧。”

“當然!”齊天點頭應道:“但是,我們要把創業階段的富貴,要盡可能的和更多民眾切身利益相結合。如此,你才能長久地保持那份富貴。”

“怎麽個結合?”

“以後,將我們手裏持有的利益少一些,給更多民眾的利益多一些。並且,努力將整體的利益,不斷地擴大。同時,盡力去避免利益的集中化。”

“你的意思是,如果咱們有一萬兩銀子,俺們只分少部分,其余大部分都分給百姓。然後,還要不斷將這一萬兩銀子的本錢擴大,還要避免有些人去占有其他人的銀子?”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其實,就是國家創立初期,要把蛋糕分好,然後不斷地把蛋糕做大,避免內卷。但一個國家發展到最後,總是不可避免財富的集中化和民眾的內卷化。因為,你的蛋糕再也做不大了,所有人都只能去爭搶那些不多的資源和財富。

但這不是齊天所能解決的。他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將漢洲奠定堅實發展基礎,在這個大爭之世的年代,可以有能力,去和那些孔武有力的殖民者去爭搶世界這塊蛋糕,為後世創造一個有利的國際地位和發展機會。

“舅父,以後的事,我們可以慢慢考慮和實踐。但目前,我們需要確立一件比較重要的事。”

“何事?”曹雄正色問道,漢洲許多事務,齊天似乎都能解決。他既然提出一件無法自專的事情,那必定有些棘手,或者不便出面。

“我們漢洲目前,也有一千三百多人了,未來人口還會持續不斷地增加。而且,我們還建立了兩座城,墾殖了數千畝農田,修建了若幹工坊,控制了八九百的土著。”

“但是,我們現在卻沒有一個正式的管理機構,嗯,就是所謂的官府。很多事務,誰都可以去管,也可以誰都不管。農事和工坊的人,也不知道該向誰報告。”

“所以,舅父,我們是不是該建立一套正式的管理機構,不論是為了應付現在的局面,還是為了適應以後各項大規模事務管理。而且,我們現在人少,事務也少,正好可以慢慢培養和規範各類管理人員和機構。”

“著啊!”曹雄一拍大腿,激動地說道:“俺就覺得,咱們漢洲好像缺了什麽。一千三百多人,加上土著人,都可以算一個小縣了。……是該設立……那個管理衙門了。小天,你說說,怎麽個弄法。”

“還是暫時不設縣衙府衙吧!人多點,再考慮。”齊天說道:“我與那潘其風和坤叔也曾討論過,如何設立管理機構。屆時,漢洲設立統領府,大統領一人,副統領一到兩人,總攬漢洲所有事務。鑒於目前,我們是孤懸海外,獨占一地,所以統領府下,會設立軍、民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