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章 教化

弗蘭克·伊恩看著兒子正在一張白紙上,解析著一道算數題,既感到欣慰,又有些難過。

小萊尼從小就顯得很聰明,喜歡擺弄家中各種物件。但伊恩認為,兒子長大後,只能繼承自己的手藝,去造船場或者修船所謀一份糊口的工作。因為,菲律賓那裏太落後了,根本沒有教師來教授自己的孩子。

但隨著一群東方海盜的突然到來,他們所有的生活發生了改變。他和家人被海盜裹挾著,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到了這塊蠻荒大陸。

所幸的是,這群東方海盜顯得特別文明,也特別仁慈。他們組織大家修建了營地,蓋了許多房子,弄來足夠多的糧食,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地在此居住和工作。

小萊尼沒過多久,就與眾多的少年一起,跟著那位博學的小首領——哦,現在叫總管了,學習各種知識和文化。

令弗蘭克·伊恩驕傲的是,他的小萊尼真的很聰明,學到了很多伊恩自己都沒聽說過的知識。

不過,讓弗蘭克·伊恩稍稍難過的是,他的小萊尼現在已經能說越來越多的漢話了,書寫的各種作業和知識要領,全都是那種方方正正的文字。至於西班牙語,哦,可憐的小萊尼,是一個字母都拼不出來。如果,不看他的外貌,跟那些東方人,有什麽區別嗎?

“父親,”萊尼·伊恩側頭看了過來,“這一周教你的漢字都學會了嗎?明天,潘夫子會抽查你們喲!……需要我幫你再練習一次嗎?”

弗蘭克·伊恩聽到兒子這麽說,頓時頭大如鬥。新的一年開始後沒多久,那個總管大人和副總管宣布,所有的工匠都需要識字,要求會讀,會寫。漢人工匠,每周必須掌握四十個漢字,其他國家地區的工匠必須每周掌握二十個漢字。若經檢查,有人沒有完成識字任務,會被扣除月度獎金,以及每周實物發放福利。

月度獎金倒也罷了,拿了銀錢,也無法使用。但每周發放的實物福利,那可就實在多了,幾條魚幹,布匹,一杯葡萄酒,一塊蔗糖,等等不一而足。

“好吧,我的兒子,幫幫你的父親。那些漢字,太難學了,我始終無法準確認出那些字。”弗蘭克·伊恩搖搖頭,向自己的孩子,發出了求助。

“放心吧,父親!”萊尼·伊恩微笑著說道:“你還沒找到學習的規律,其實,很容易的。”後面一句話,卻是純粹的漢語說出來的。

之所以在工匠裏強行推進識字運動,是因為齊天想讓所有的工匠通過不斷地掃盲活動,提升他們的識字率。

會讀會寫的工匠,不僅可以將自己的所熟知的工藝記錄下來,傳承下來,而且還可以通過讀寫,從其他工藝或者技術當中,得到一些啟發。因為,在很多工業環節中,許多工藝流程或者工業技術,是互相鏈接,互相促進,甚至是互相補充的。

有時候,齊天就特別希望,曹雄去大明的時候,能綁來一些明末時期的科學大牛。在後世很多資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個時代的學者,幾乎已經扣開了近代科學的大門,徐光啟,王徵,畢懋康等。

他們的一些理論知識和發明實物,在同時期,一點都不比歐洲落後,甚至還有一些超前。

比如王徵有一項發明:火船自去。船只在水中自動航行,而且“火”為船只提供動力。雖然在記述中不太詳細,但是如果用現在的物理學來解釋的話,這或許應該就是采用了“蒸汽機”的原理,為船只提供了運行的動力。

到了這個時代,齊天就很想去證實一下。假如,這個社會,可以給那些無數偉大的學者或者歷史上籍籍無名的工匠,提供一個和平的且有利於創新的社會環境,我們的科技,我們的發展,還會同樣落後於時代嗎?

“現在,我們要求在各種操作方面,不論是車間工坊,還是軍事操典,甚至是農作物種植,都必須有一個衡量標準。”在一間寬大的磚石建築裏,齊天正在給七十多個孩子上課。

“這個操作必須是定量的,比如說,在工坊當中,你加工的物件要有多重,長寬各有多少,滿足的性能或者需求是什麽。你不能用大約,差不多等模糊詞語來定量。”

“當然,有些定量標準,必須是可衡量的,可計算的。比如,我們規定的米,這個長度單位。它是以赤道與北極之間的距離千萬分之一來確定的。”

“西班牙人哥倫布環球航行,證明了我們所居住的大地是一個球體。這個球體的周長是四萬千米左右,北極距離赤道正好是它周長的四分之一。”

“這些數據是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偉大的希臘學者測算出來的。我希望你們中的一位,長大以後,駕駛著我們漢洲的船只實地驗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