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章 新鄉堡

1636年2月18日,晴,傍晚時分。

兩艘明式海船緩緩地停靠在一處深入河灣中間。遠處的木質碼頭邊,一群面帶喜色的明人移民,興沖沖地跑了過來。

“三萬塊磚,水泥一百桶,剩下的都是農具,刀劍……,對了,有兩門4磅炮。……還有魚幹,土豆,這可是咱漢洲自己產的土豆……”一個水手在船舷邊上大聲地吆喝著。

來的兩艘穿是漢洲目前僅有的跨海運輸工具,給新鄉堡帶來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和生產生活物資。

他們從建業城出發,攜帶部分漢洲自產的物資至帝汶島新鄉堡,然後又在新鄉堡裝運珍貴的紫檀楠木,運到巴達維亞,交給胡文進負責的貨棧。

在巴達維亞又將滯留在貨棧的明人移民裝船,並附帶部分糧食,火藥,生產生活用具等物資,經過八九天的行駛,又停靠在帝汶島的新鄉堡,卸下因各種身體不適的移民和糧食,最後返回建業城,完成一次人員物資的周轉。

“大郎,怎麽愁眉苦臉的,見到俺們來了不高興?”牛進民看見陳大郎愁眉苦臉的模樣,不由笑著說道。

“俺們不到半個月,又死了四個人,算下來,從到新鄉堡開始,前後,一共死了十一個了!”陳大郎嘆著氣說道。

“俺不是上次帶了話嘛,齊天說這裏都是什麽熱帶雨林,要注意防蚊蟲叮咬。營地內,包括外圍不要留水塘、水溝之類的。”牛進民聽了也是一愣。

漢洲人多麽珍貴,大家都能體會到,一個明人,從大明出發,經巴達維亞,再到漢洲,航程上萬裏,耗時三個月,可謂費盡周折,代價不菲。

尼瑪的,這人放在新鄉堡,不到兩個月,死了十一個。以新鄉堡總人口七十多個來算,死亡率達到15%。這要一年下來,豈不是要死完了!

“你去看看,營地內外哪有一個水溝?方圓五百米之內,連樹木雜草都快清理幹凈了!”陳大郎借著傍晚的余暉,伸手指了指營地和四周,“但是,咱們不是要去林子裏砍樹嘛!總有人,忍受不了濕熱,將臉,或者脖子,手臂裸露出來,就被蚊蟲叮咬了。……過不了幾天,就如同小天說道那般,得了瘧疾,渾身打擺子,捱不了多久,就死了!”

“這……”牛進民側頭看了看董風山,最終都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還真的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新鄉堡要發展,要貢獻木材出口,以及為以後造船儲備木料。那就勢必要安排人出外砍樹,因而,就會很大概率被蚊蟲叮咬,而染上瘧疾。要想不死人,除非大家夥都躲在屋裏,把人養起來。

“要不,你們減少外出時間。說實話,你們砍了這麽多的樹,俺們又沒那個能力全部拉走!……再說了,你們新鄉堡的定位,就是一個中轉補給點。所以,你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多建些倉庫,多修些房屋,還要把營地防禦弄好一點。”

“你瞧瞧你們現在這個營地,木柵欄就建了兩面,瞭望塔也沒有。俺帶十幾個人,就能沖進來,把你們都砍了!”牛進民毫不留情地批評著陳大郎的工作成果。

陳大郎聽得一臉黑線,揮手一巴掌拍在牛進民肩膀上,“狗日的牛大,有本事你來這裏!老子做得不好,你來了必定要做得比俺強!”

“哎,哎,大郎,別生氣呀!”牛進民伸手揉了揉肩膀,“俺不是替你著急嘛!”

“牛大,莫要取笑大郎了!”董風山笑著說道,“人家這裏才七十多個移民,哦,現在應該只有六十多人了吧。一個多月,能把自己住的屋子修好,還能砍這麽多的樹供咱們運到巴達維亞去賣。已然做得不錯了!”

“不過,牛大有句話倒是說對了!”陳大郎面上略有憂色,“昨日,砍樹的移民說,在林中似乎看到,有土人在窺視我們。……所以,外圍防禦是得加緊修建了!”

“哦,是嗎?”牛進民吃了一驚,“需要我們在這裏停留幾天不?將船上的兄弟都拉過來,與你們一道去探查一番四周情況。”

“也好!”陳大郎說道,“明日一早,我們集中五十個人,將營地四周巡視一遍!”

計議已定,眾人稍事準備一番,便早早歇息。

晨光微露,全副武裝的五十個水手及護衛,吃過早飯後,便將頭手包裹嚴實,在眾多移民的目光注視下,踏進了密林之中。

茂密的原始森林,遍布毒蟲蛇蟻,稍有不慎,就會被蚊蟲,被毒蛇,被其他不知名的毒蟲啃咬。因而,走在前面開路的護衛異常小心。他雙手握著一根長長的竹竿,不停地左右掃動著樹幹枝葉,驅趕著蛇蟲。

不到半個時辰,所有人都已是汗流浹背,但他們絲毫不敢將包裹嚴實的布巾取下。一旦,被蚊蟲叮咬,很大概率就會躺在營地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