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威遠

董鳳山領銜的“飛魚2號”和“飛魚三號”是在八月初在海角堡(巴馬加小鎮)停留一日,稍加補給後,朝東北方向探索行駛。

經過一連串的小島後,然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董鳳山拿出一副齊天繪制,海軍臨摹的南洋概圖,仔細比對了一下海角堡距離東北方向那個巨大的島嶼(幾內亞島),如果正北方向行駛,一天就可以到達這個島嶼。

但他擔負著探索東線的重大任務,此次出行,是要尋找並建立第一個補給點,為後續探索奠定基礎。所以,兩艘“飛魚號”只能往東北方向行駛,尋找一系列合適的補給點。

兩日後,董鳳山一行兩艘快船到達對面陸地,然後順著海岸線朝東南方探索前進。

“董大哥,這裏看著不錯,兩岸夾著一個海灣,適合船舶停靠避風。”張琪生看著岸邊那處地方,“如果在兩側岸邊架上火炮,敵人根本就攻不進來。”

他們目前到達的地方位於後世巴布亞新幾內亞南部沿海城市凱裏馬,距離他們剛剛到達陸地只有三十余公裏。

“先在地圖上標注一下吧。”董鳳山看了看岸邊茂密的森林,不是很滿意。齊天曾告訴他們,對面這個大島,環境非常惡劣,幾乎都是原始密林,貿然建立補給點,會死很多人。

“我們再往前走走。”董鳳山可不指望,剛到達這個島,就能很快尋到一處合適的補給點。不過這大總管給的地圖太粗略了,僅僅是一個模糊的島嶼形狀。許多地形地貌,都需要跟隨的這些少年逐步細化和補充。

一路南行,海岸邊的景色都是一成不變森林,就在董鳳山等人極度不耐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一片棕黃的海岸。

“登陸上去看看!”董鳳山立即命令船只停靠岸邊,呼喝著幾個漢洲土著登岸查看。

這裏的林木明顯相對稀少,遠處還有連綿的丘陵和草原,更難得的是,此地有一塊狹長的陸地平原凸出海岸,內部還有一個巨大的海灣,簡直就是一個非常優質的港口。

幾個漢洲土著乘坐著一艘小船慢慢的靠近了岸邊,隨後,他提著刀登上了陸地。

“這裏該不會真的有食人族吧!”張琪生看著那幾個漢洲土著進入那一片稀疏的林中,有些緊張地問道。

“大總管說有,那多半是有的。”董鳳山笑著說道:“怕什麽?就算來十幾個,那些土著人也把他們喂飽了,吃不到你的!”

“他們怎麽下的了口!”張琪生說道:“食人族,食人族,恐怕都是些野獸吧。”

“也是。都吃人了,也不算是人了。”董鳳山不由想起那些來到漢洲的移民,隱約的知道,在大明,饑荒嚴重了,易子而食,不在少數。甚至,專門有獵殺女子和孩童,拿來蒸煮而食。人呀,有時候,真的與野獸無異!

“他們回來了!”等了約一個小時,登陸的幾個漢洲土著出現在眾人的視線裏,眾人均不由松了一口氣。他們既然可以在附近探查許久,想必,應該沒有危險。

“登陸,卸貨!”董鳳山毫不猶豫的將東線探索的第一個補給點定在了這裏,一處氣候涼爽,林木稀疏,且港口環境優越的地方。

“董大哥,這次,你準備給這個地方起什麽名字?”張琪生笑著問道。

“俺先想想。”董鳳山頗為自豪,往東連續設立的兩個補給點,北口堡和海角堡,都是他發現並命名的。幾十年後,人們只要談論這幾個地名,那必然會提及他董鳳山的名字。

看了看這處凸出的陸地,董鳳山說道:“要不叫凸出堡?”

張琪生翻了一個白眼,如果下次在一處凹進去的陸地建立補給點,那是不是就要叫凹角堡!

董鳳山自嘲地笑了笑,雖然大總管說了,發現的地方就算起一個叫“狗窩”的名字,後來者也是要沿用的。但俺也不能以後讓所在地的居民一提起這個地名,就罵俺吧。

“小子,要不你幫俺想一個?”董鳳山說道。

“好呀!”張琪生欣然地說道:“咱們離開海角堡的時候,幾艘從南邊返航的船只說,大總管給南邊定居點起了一個威海(凱恩斯市)的名字。要不,我們把這個地方叫威遠?”

“威遠?”董鳳山念了一遍,“威名遠揚嗎?”

“以後,我們漢洲一定威名遠揚,四方來拜!”張琪生豪情萬丈地說道。

“好,這裏以後就叫威遠!”董鳳山也被這少年所感染。俺們從建業城出發,遲早會一步一步地走到大明,讓俺們漢洲之名,威震天下。

他們登陸建立的補給點就是位於後世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莫爾斯比港,整個幾內亞島最為宜居的地方,也是最為優良的港口。兩艘“飛魚號”卸下十五名漢洲土著,五十名呂宋土人,以及一個月的補給,然後繼續南下,探索下一個補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