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巴達維亞華商的期望

“蘇老,海邊風大,你就回去吧。”林六哥在碼頭勸著蘇鳴崗返回城中。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劃,巴達維亞眾多華商一行三艘船,將隨著漢洲的幾艘移民運輸船去往漢洲本土。

一來,表示巴達維亞的華商對漢洲的親近;二來,是想考察漢洲實地人文地理環境,進行一些實業投資,以分散他們的商業風險。三來,是想確認,漢洲可否能為南洋華商後盾。

蘇鳴崗派出了他的長子蘇紹年前往,其中還有若幹族中子弟,以及即將嫁給曹雄外甥齊大陸的孫女蘇妙言。作為流落南洋,創立基業的大商人,蘇鳴崗深知大明商人的無奈。

作為母國,大明是根本不會予以保護和支持。作為殖民勢力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只想著如何利用華商的資本和商業渠道,以及可以更好的建設殖民地。至於權力分享,或者武力保護,那只能依據你對殖民政府的貢獻程度。

巴達維亞市政廳,甚至下面的基層官吏,沒有一個明人任職其中。所謂的華人甲必丹,也只能協助管理和協調城中華商和平民事務,最終能做出決定性的政策的,仍舊是荷蘭殖民官員。華商,在可能的情況下,總是會想盡辦法去尋找或依賴一個能保護他們的勢力。

所以,當巴達維亞華商聽聞漢洲擊敗西班牙人的進攻,迅速做出親近姿態。期望在漢洲能得到一絲依靠和支持,最不濟,也可以作為最後的避難地。畢竟,漢洲,是漢人的地盤。

蘇鳴崗點點頭,然後看著自己的長子蘇紹年。

林六哥知道蘇鳴崗要給長子做一臨行交代,朝他拱拱手,走到一邊,與其他送行的商人寒暄。

“紹年,此去漢洲,一則為你小女完婚。二則,你要在漢洲多看、多聽、少說。”蘇鳴崗鄭重地說道:“漢洲的曹雄以海盜立業,其中必然粗陋。然而,漢洲能在兩年時間裏,積聚近萬人口,實力也增長到能擊敗西夷的地步,想必其中定有過人之處。”

“漢洲強則強,但漢洲若能有護衛我南洋華人之志。我等華商必定鼎力支持,傾盡全力也要助其一臂之力。若漢洲只想利用我等華商之財,不願衛護南洋華人之利。那麽,你只需要購建宅邸,貢獻些金銀,以備後路即可。”

“是,父親。”蘇紹年低頭應道:“曹雄看在他外甥的份上,也該護衛我蘇家以安全。但是,父親,我等如此大張旗鼓地前往漢洲,那荷蘭人會如何看待我等?”

“荷蘭人重商輕義,但與西夷殘暴不同。他們來南洋已近四十年,雖侵奪土人國土和島嶼,但對於我我明人百姓和商賈,卻較為溫和。呵呵,蓋因我明人善經營,善墾殖,能為荷蘭人創造財富。至於荷蘭人對我等親近漢洲,想來定是忌憚的。”

“但就算我等不去親近漢洲,荷蘭人就不會忌憚我等明人商賈和百姓?不要忘了,那荷蘭人距離其歐羅巴母國數萬裏,往返一趟會達半年之久。看看巴達維亞,我明人幾何,他荷蘭人有幾何?終究是會忌憚的。”

“但我等親近漢洲,荷蘭人必定不會強加迫害。逼迫甚急,就不怕我們離了巴達維亞,遷至漢洲?荷蘭人是需要有人幫他們創造財富的,只要我們還有用,他們就不會下死手逼迫我等。”

“父親高見!”蘇紹年佩服地看著蘇鳴崗,心中那一絲惶惶,暫且放了下來。

……

當林六哥等巴達維亞華商一行來到漢洲建業城碼頭的時候,正看到有數百人在岸邊施工。一群人喊著號子,將一塊塊沉重的條石慢慢的堆砌在岸邊。木質棧橋的一側,一條長長的石質棧橋正在往水裏延伸。

很顯然,建業城碼頭正在向標準化港口轉變。隨著岸防設施的逐步完善,以前,為了防備敵人大規模登陸而刻意擱置的碼頭停泊設施,也開始大規模的修建,為以後建業城越來越多的人員和物資到港,做好各項基礎準備。

穿過碼頭後面的那座堡壘,是一大片已被砍伐的林地,眾多的建築工人正在修建碼頭倉儲貨棧區,許多馬車、驢車裝載著各種建築材料和物資,不停的往返碼頭和建業城。

碼頭通往建業城的道路也不知是用什麽材質的石頭鋪就,整個路面居然隔五六米才有一條縫隙,更為神奇的是,道路兩邊的邊坡,居然也是用那種材質的石頭鋪設。難道,漢洲是將山上一大塊石頭全部整齊的分隔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再鋪在地上?那也太費人力了!

到了建業城下,林六哥倒也沒有被這高大堅固的城墻所震驚,因為巴達維亞的城防規模,可比建業城要大得多。但是,令他驚訝的是,建業城內特別幹凈。城內沒有一個乞丐和閑人,街道兩側也沒有隨意丟棄的垃圾和汙物。寬闊平整的街道,人們自然的行走在道路的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