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章 東邊航線的突破

董風山領銜的“飛魚3號”和“飛魚5號”緩緩地停靠在通州堡木質碼頭邊。

通州堡是探索船隊在六月初,建立的一個補給中轉點,位於後世印尼巴布亞地區馬諾誇裏市。

船只停穩後,碼頭上早已等待多時的二十余漢洲土著驅趕著一群呂宋土人上前準備來卸貨。

瞧著上次丟在這裏的漢洲土著和呂宋土人,似乎人數沒有多少變化,董風山暗暗松了一口氣。因為這次,他們準備在此修整一天後,就會繼續一直往北行駛,探索地圖上位於呂宋東南部的一片破碎小島(帕勞群島)。

因而,船上並沒有裝運多余的補充人員,而是裝滿了各種補給物資。除了卸下部分物資供此地承擔建設營地的土著和呂宋土人使用外,還需要留夠兩艘船只探索路線的往返補給量。

關於這次東部航線探索,統領府給了董風山兩個選項,或去尋找呂宋東南部的群島,擇機建立營地;或去呂宋南部那個大島(棉蘭老島),尋一處合適中轉補給點。

如能順利完成此次探索新的補給點任務,那就意味著,漢洲從東邊去大明的航線已經探明大半。剩下的工作,就是加大威遠島(新幾內亞島)上幾個中轉補給點的建設,準備承接大明的移民。

此次跟隨探索的“飛魚5號”船,是目前漢洲建造的最大噸位的飛剪船,滿載排水量達到近一百六十噸,有風的情況下,速度依舊可以達到驚人的十二節(1節約等於1.852公裏/小時),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其他類型船只。

目前,漢洲已擁有飛剪船四艘,兩艘往威遠島等進行日常人員物資的補給及進行東部航線探索,其他兩艘飛剪船主要承擔漢洲本土東部的人員物資日常補給和南下定居點的探索。

從通州堡出發後,董鳳山決定先向東北行駛,探索那片群島的所在。如果實在找不到,再轉向西行,去呂宋群島,尋找一處偏僻安全的補給中轉點。

海上的航行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平靜的太平洋上,放眼望去,無邊無盡的海水,仿佛永遠走不到頭。

董鳳山端著酒壺,喝了一小口甘蔗榨取的甜酒,砸吧了下嘴巴,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於是,又灌了一口。作為探索船隊的隊長,他是有特權可以不限量供應甜酒的。

不過,說實話,這種帶著淡淡甜味的甘蔗酒,喝起來還真有點上頭。在這廣闊的海洋上,要是因為喝醉了酒,淹死在海裏,那可就太冤了。

離開通州堡已經七八天了,根據地圖上的距離,應該早已經到達那片破碎的島嶼群。可眼下,海面上仍舊什麽都沒發現,估計是走過了頭。桅杆上的瞭望手,似乎也觀望的有些疲勞了,在上面耷拉著腦袋,有一下沒一下的打著盹。

董鳳山拿出羅盤對了一下日頭,又看了看指南針,心下琢磨著,是不是偏離了航向。看了看這幾天走過的路線,再對照一下地圖上隨意勾畫的群島位置。不由心中哀嘆一聲,在這茫茫大海上,依靠一個並非準確的地圖,想去尋找一片島嶼群,無疑於大海撈針一般。除了嫻熟的航海技術,還有靠著一點點的運氣。

“給飛魚3號發信號,轉向西南。”董鳳山朝著信號手吩咐道:“老子不找這個破島嶼了,鬼知道它們在什麽地方。咱們去呂宋轉一圈!”

兩艘飛魚號在海面上滑過一道輕盈的弧線,調整了風帆,朝著西南方向駛去。

第二日的傍晚,隨著霞光的漸漸退去,海面上呈現出淡藍色的光芒。兩艘飛魚號陸續降下幾道風帆,速度隨之也慢了下來。借著微弱的風力,船只保持著四到五節的速度。

“山哥,給我喝口酒吧。”替換上崗的瞭望手伍伯春笑嘻嘻地對著董鳳山說道:“嘴裏苦得很!”

“不是早上每人才灌了一壺酒嗎?咋的,你的喝完了?”董鳳山問道。

“口渴的厲害,中午就喝完了。”

“你他娘的是饞酒吧!”董鳳山將自己的半壺酒扔給伍伯春,“不要給老子喝醉了。要是晚上碰到島嶼暗礁,沉了船,淹死你狗日的!”

“山哥,海上說沉船,可是不吉利呀!”伍伯春接過酒壺,狠狠地給自己灌了一大口下去,然後滿足地打了一個酒嗝。

“攤上你這麽一個混賬部下,才是老子最大的不吉利。”董鳳山說著,準備往船艙走去,“值夜的時候,警醒些。”

“山哥,你就放心的去睡吧。海面上但凡有一條魚,我都不會錯過!”

“滾你娘的!”董鳳山罵了一句,“海上漆黑一片,你他娘的能看到魚!”

“小春看到的估摸是傳說中的鯤鵬!”一個水手笑著說道。

“哪有什麽鯤鵬?”另一個水手說道:“聽那些往漢洲南邊探索的兄弟說,海上真的有房屋般大小的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