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章 呂宋的躁動

1639年4月25日,呂宋,馬尼拉。

西班牙菲律賓總督塞瓦斯蒂安·科奎拉此時陷入兩難境地,一邊是局面陡然出現變化的福爾摩沙(今中國台灣)據點。愚蠢的帕斯卡·格羅斯少校竟然莫名其妙地損失了兩百多武裝士兵另加一百呂宋土人仆從,而本該作為炮灰的福爾摩沙島上的土著仆從卻毫發無傷地返回了聖多名各(今台灣淡水)。如此一來,嚴重缺乏西班牙武裝士兵弾壓之下的福爾摩沙兩個據點,情形變得有些危險。

而另一邊,內湖省高官、卡蘭巴計劃監督官路易斯·A·莫拉向馬尼拉匯報,說屯墾的明人似乎隱藏有大量的鐵質刀劍長矛。雖然沒有實證,但明人屯墾區村社裏頻繁失蹤巡視官和土人仆從兵,卻引起了西班牙人的深深地懷疑。

有鑒於此,路易斯·A·莫拉向馬尼拉殖民當局提出,派出相應數量的武裝士兵,前來卡蘭巴地區增援。屆時,增援力量將匯同卡蘭巴地區的武裝士兵和土人仆從,對整個屯墾區的明人村社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搜檢,以清除潛在的反抗人員。

然而,為了試圖攻擊福爾摩沙的荷蘭據點,馬尼拉已經盡最大努力抽調了一百五十名西班牙士兵和同樣數量的呂宋土人仆從兵。結果卻在聖多名各海域附近,被一隊不知所屬何方勢力的武裝商船所截獲,人船皆失。

真是愚蠢,遭到了敵人襲擊,竟然連對方所屬身份都不知道。待帕斯卡·格羅斯少校返回馬尼拉,一定要將他投入監獄,這是嚴重的瀆職行為!

那麽,菲律賓該向福爾摩沙再次派兵,以增援那裏脆弱的防禦,還是應卡蘭巴計劃監督官路易斯·A·莫拉的請求,調集部分武裝士兵前去清理那裏明人村社中的危險分子?

“總督大人,卡蘭巴距離馬尼拉並不是很遠。一旦發生明人暴亂,我們可以據此快速地反應,並動員城中所有力量予以平定。”菲律賓海軍司令羅爾·沙伊特上校說道:“但是,福爾摩沙距離馬尼拉可是最少有七八天的航程。如果荷蘭人,或者明國人得知我們防守空虛,必然會有所行動,而我們是無法及時做出響應的。因此,我建議先派兵支援福爾摩沙,穩定那裏的局勢。”

“我贊成沙伊特上校的建議。”陸軍司令波爾齊·奧納托上校說道:“卡蘭巴地區當局只是懷疑明人村社隱藏有武器,並沒有得到有利證據來證實此事。另外,明人溫順柔弱,不敢輕易做出暴力反抗。即使他們敢於對抗我們,憑借他們手中簡陋的武器,是不足以威脅到我們。一旦有事,馬尼拉只要動員起兩百左右的火槍兵,同時輔以數百土人仆從,可以輕松擊敗任何反抗的明人暴動。”

科奎拉總督內心深處亦如兩位屬下想的一致,菲律賓為西班牙人在遠東地區的根本,而且在此經營了了七十余年,根本不是數千手無寸鐵的明人暴動就可以撼動的。而福爾摩沙兩個殖民據點建立才不過十余年,根基不穩,需要馬尼拉這邊大力扶持。

而根據帕斯卡·格羅斯少校的匯報,明國人正在進攻荷蘭人的據點,而且軍隊人數非常多,想來定可攻占荷蘭人的據點。如果要讓明國人得知西班牙人在福爾摩沙的兩個據點防守空虛,難免會有覬覦奪占的想法。

“那我們需要再派出多少人,才能阻止敵人對我們在福爾摩沙兩個據點的進攻?”科奎拉總督轉頭問波爾齊·奧納托上校。

“我認為只需要派出一百名火槍兵,再加上兩百菲律賓土人仆從,利用我們修建的城堡,就足以抵擋任何敵人的進攻。”波爾齊·奧納托上校自信地說道:“但我擔心,敵人會因為無法攻克,而變成長期圍困。要知道,聖多明各和聖薩爾瓦多(今台灣最北端基隆的和平島)兩地的糧食是無法自給的。”

“哦,真該死!”科奎拉總督低聲罵了一句,眼看著菲律賓因為卡蘭巴屯田計劃的實施,即將得以糧食自給,但如今卻還要大量地支援福爾摩沙殖民據點。十余年的建設,不僅沒有任何產出,反而要馬尼拉這邊不斷地投入,人員、物資、還有武力,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

看來,是時候要給馬德裏的事務院大人們寫一份報告,申請裁撤福爾摩沙殖民據點,不僅拖累菲律賓的發展,而且會影響西班牙在遠東地區的整體防務。如今,也就是趁荷蘭人陷入幾場戰爭,無法脫身的時機,才能將馬尼拉為數不多的士兵派往福爾摩沙。

“奧納托上校,立即著手征集部隊,在最短的時間,將他們送上船,運往福爾摩沙。”科奎拉總督做出了最後決斷,“鑒於卡蘭巴屯墾區的明人暫無暴動的跡象,責令劃監督官路易斯·A·莫拉密切關注,如有異動,迅速向馬尼拉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