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呂宋變局(續)

船長常廣民帶著幾個漢洲水師軍官從“興業號”船舷處的拖網攀爬至下面的小船上,然後劃著槳朝岸邊駛去。剛才將整個船只又檢查了一遍,破損的船帆已經更換,船底有幾處輕微漏水,也已經補好,應該可以起航出發了。

二十多天前,漢洲移民船隊從漢興島前往中途島時,半路上遇到了一場劇烈的風暴,常廣民所在的“興業號”被風暴吹離了既有航線,而且前桅杆折斷,幾處風帆破損嚴重。在這種惡劣的風暴天氣下,他們一時難以調整方向,只能順著被強勁的東南風一路帶著,往西邊漂去。

五六天後,“興業號”逐漸遠離風暴區,天色也開始放晴,因為損壞一根桅杆,船身也有些受損,若是再頂著逆風強行駛往中途島,船只本身恐怕會在路途當中存在一定的風險。要知道,船上可是裝運了四百余移民,還有五十多噸稻米以及部分松江棉布。

船上的領航員曹大新,說是他們的位置可能在呂宋附近不遠海域,建議順著風向,尋一個島嶼或偏僻港灣,先將船只修理一下,重新更換船帆。若是岸上有合適的硬木,也可以將船只前段的桅杆更換一下。否則,就憑他們目前船只的狀態,都無法駛回漢興島。

常廣民聽從了曹大新的意見,指揮著船上的水手,跌跌撞撞地往呂宋方向駛去。兩天後,看到一座島嶼,梭巡半日後,繞過一座小島,駛入一個港灣。然後順著一條河流的入海口,小心地上朔前進了七八百米,最後停靠在一處河道中間。

在放下兩艘小船帶著十幾個武裝水手登陸查探了一番,未發現有土人部落和西班牙人後,眾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氣。於是,安排小船將所有移民全部轉移到岸上,建立臨時營地,稍作休整。他們登陸的這座島嶼位於後世菲律賓東部的卡坦端內斯島東北側。

隨後幾天,常廣民吩咐水手和部分移民幫著更換船帆和修補船身,晾曬底艙進水的稻米、布匹。同時,還組織人員砍伐樹木,焚燒灌木,清理出方圓一百多米的空地出來,並叮囑避免所有移民做好隔絕蚊蟲措施,食用煮沸熱水。

然而,即使做完這一切,在之後的十幾天裏,還是有五六人未引起足夠重視而染上了瘧疾,痛苦不堪地隔離在遠處臨時木屋裏,等待死亡的到來。另外,還有數十人腹瀉不止,臥倒在營地,難以動彈。

“今日,可還有移民生病?”回到臨時營地,常廣民尋到幾個指定的移民頭領問道。

“回將軍,今日未曾有……那個瘧疾病患發生。”張培昌拱手說道:“但是,又有七人腹瀉。”

“腹瀉之人可是食用了生水?”

“砍伐樹木整理營地,想是一時口渴難耐,喝了生水。”張培昌有些無奈地說道:“昔日在大明,多年習慣使然。”

“圖一時痛快,這下由他們好受!”常廣民氣惱地說道:“以後再有人隨意食用生水,拿棍子抽他們!一個個不識好歹,真當這裏的熱帶島嶼環境好相與的?……那麽,營地裏躺倒的有四五十人了?”

“患那種瘧疾有六人,腹瀉四十五人,高熱十二人,……還有八人被蛇咬了。”張培昌說道。

“短期之內,這些人恐怕是難以長途行船了。”常廣民說道:“但我們也不能將他們丟在這裏,都是我明人同胞呀。”

“將軍,不若……我們就此停駐這裏。”張培昌小心地說道:“船上糧食尚能應付數月,我等在此開墾一些耕地,種植些作物,將就也能存活。”

從大明山東坐船至漢興島,又從漢興島前往那個中途島,這些路程都要花費了二十多天,據說還不到漢洲一半距離。海上行船,風高浪急,這次僥幸從風暴區安全脫離,揀得性命。若是下次再遇到風暴,或許就沒那麽好運,會葬身海底了。

“你們想就此留在這裏?”常廣民蹙眉問道。

“漢洲救我等於饑寒之中,理應隨將軍大船去那漢洲,做牛做馬,以報恩情。”張培昌說道:“但這個時節,海上風向逆勢,加之目下病患頗多,難以啟程前往。不若我等暫時安置於此,開荒種地,建設營地,權以漢洲往來船只補給修整。……如此可好?”

“我們船上連糧食蔬菜種子都沒有,你們開墾出來耕地,如何種植?”常廣民問道。

“這裏是沒有生番土人,但島嶼內陸,或能尋到一些。”張培昌見常廣民有些意動,連忙說道:“這幾日,我們可攜帶武裝,至內陸搜尋一番。找那些土人搶……借些糧食蔬菜種子,以及若幹農具。”

常廣民笑了,這張培昌可能讀了一些書,還特麽的蔫壞!懼怕海路艱險,找理由停駐在這個小島,沒有拓殖工具和物資,又建議去找土人“借”。不過,他的想法卻是比較合理。